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的海啸灾害

陈颙  陈棋福  张尉  
【摘要】:从海啸的物理和发生条件分析了中国海啸的危险性:渤海、黄海和东海发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很小;中国东部沿海受来自太平洋方面海啸的影响也很小;对中国东南沿海有较大影响的海啸发源地主要在南方,它们是菲律宾西侧的大地震、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的火山喷发以及中国南海的大型海底滑坡。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浪高5 m的2级海啸而言,受到威胁的沿海地区的GDP占全国近1/4。从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是有可能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继文;郭丽萍;;龙卷风形成原因及其危害[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2 ;东海道新干线的防灾规划与应急机制[J];现代职业安全;2011年08期
3 徐艳晴;;从“风险”到“危机”:基于传递关系的动态框架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邓岚;;民政灾害档案信息服务研究[J];中国减灾;2011年17期
5 徐娜;孙舟;杨洁;;民政部灾害风险管理代表团访泰掠影[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6 剑华;峰子;捷鹏;;缝合撕裂的大地伤口[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08期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矿震监测与矿震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J];山东政报;2011年17期
8 张辉;;旱涝碰头更须强化预案[J];瞭望;2010年17期
9 金晓霞;;“全民防灾”不是梦[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10 方明;李庆龙;;井下救灾系统的设计[J];煤矿安全;2011年08期
11 董海凤;;灾难多发期背景下的灾难体系新形式——并发灾难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2 湘溪;;“艾琳”来了![J];世界知识;2011年18期
13 雨辰;龚常;;暴雨洪水:城市不可抗自然力的困扰——现代城市洪灾事件与灾害管理[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4期
14 迟洪有;蒋曙光;吴征艳;赵勇明;寇砾文;;YCJZM救灾系统中嵌入瓦斯无线传感器的优化[J];煤矿安全;2011年08期
15 褚亚丽;;浅谈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6 刘建建;;低瓦斯矿井通风系统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2期
17 刘连光;原丽;王智冬;郑宽;冯学尚;;磁暴对沿海核电站变压器安全影响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8 ;北京减灾协会编制“首都平安 安全奥运”展板为亚洲减灾大会出力[J];科协论坛;2005年10期
19 孙研;王绍玉;;基于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堰塞湖风险评估[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S1期
20 王慧;邵炜航;;基于事故树的矿井瓦斯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措施[J];陕西煤炭;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冬辉;钱益忠;蒋炜;;关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南;王余胜;;“全政府”型城市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与完善[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吕继增;;论灾害事实的“普遍关怀”与安全系统的“开放特性”之对应[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赵国彦;岳严良;;海基硬岩矿床的安全开采技术研究[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永红;葛徽衍;;开发地级市气候领域灾害决策服务信息系统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高建国;;灾害对社会影响和损失大小的一个可量化值——灾度[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张晓龙;李培英;;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海岸侵蚀灾害及风险[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刘仲桂;;灾害与灾害经济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黄邦升;;关于建立灾害生态学的思考[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修春亮;祝翔凌;;针对突发灾害——国家级核心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帆;航空灾害成因机理与预警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赵领娣;中国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王超;交通灾害中的载运工具致灾机理及其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施式亮;矿井安全非线性动力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琦;高速公路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齐德香;煤田灭火工程项目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贾刚;航空公司灾害预警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棒;树木年代学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刘鹏;榆林市安全生产与紧急预警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城市[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冀红娟;尾矿库溃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张跃武;灾害学理论与我国可持续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卢明师;浅埋采场涌水溃沙控制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慧;工业罐区池火灾灾害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当灾害气象警报拉响……[N];中国社会报;2005年
2 记者 吴晓菁;灾害应急避难,请到这10个地方[N];厦门日报;2005年
3 封 祥;台风惊扰我国 挟灾害肆虐沿海[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记者 姜晓凌;如果灾害降临上海……[N];上海科技报;2004年
5 李德;倡导先进的“灾害文化”[N];中国气象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胡唯元;大雾到底算不算灾害?[N];科技日报;2004年
7 金磊;减轻未来灾害核心在学习[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朱广菁谢宏;冰冻灾害敲响警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喻莲 本报记者 雷茂盛;灾害:城市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记者 陶克强 通讯员 李云泉;“海棠”擦肩过 风雨却“满城”[N];嘉兴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