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我国渤海海域的海冰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陆钦年  
【摘要】:渤海海域的海冰灾害对开发和利用渤海海洋资源有重要影响,本文讨论了渤海海冰的形成、发展、冰情及其灾害,并对防灾对策提出了建议,即加强渤海海冰监测、海冰预报,进行海冰烈度区划,开展渤海海冰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检测现有近海结构物,改进近海结构物的设计,并相应开展与渤海海洋工程有关的科研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顾伯冲;;1292年,渤海湾的那场飓风[J];视野;2011年15期
2 徐广远;郐明;张恩鹏;金文鑫;;冬季海冰灾害期间海参养殖管理方法[J];中国水产;2010年11期
3 于恩洪,陈炎源,陈彬,付辉;渤海湾风暴潮的统计分析[J];气象;1987年07期
4 王一红,尚嗣荣;渤海湾风暴潮灾害及对策[J];灾害学;1999年03期
5 段英,王新颖,赵亚民,郑新江;渤海湾对流风暴的个例分析[J];气象;1998年11期
6 本刊编辑部;;抗击黄渤海冰灾特别报道[J];中国水产;2010年02期
7 于恩洪,陈彬,白玉荣;渤海湾西部海陆风的空间结构[J];气象学报;1987年03期
8 张启文;李宝辉;白珊;;葫芦岛市龙港区渔民村发生罕见冰灾及成因分析[J];海洋预报;2008年01期
9 何乃光;渤海湾的海雾特征分析[J];气象;1981年12期
10 秋涛;渤海的风暴潮[J];气象;1975年10期
11 何乃光;渤海湾海陆风速日变化对比分析[J];气象;1980年04期
12 苟阿宁;徐芬;顾松山;;双线偏振雷达对潮汐影响下海面探测的初步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9年03期
13 李鑫;章卫胜;张金善;孔俊;;一次典型寒潮风暴潮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14 冯小杰;;聚焦北半球冰雪灾害[J];新高考(政史地);2010年04期
15 张志云,刘月昆;渤海湾海陆热力差异对局地天气系统的影响[J];气象;1994年01期
16 任志军;卜清军;;渤海湾海雾气候特征与分析[J];天津航海;2007年04期
17 屠其璞 ,史慧敏;我国风能资源的初步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18 ;元宵节之雪[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8期
19 ;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简介[J];天津科技;2008年05期
20 侯淑梅;孙忠欣;盛春岩;;温带气旋诱发的渤海风暴潮天气分析[J];气象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丽娜;靳军;;温带气旋诱发渤海湾风暴潮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郑丽娜;靳军;夏金鼎;孟伟;;基层台站关于温带气旋诱发风暴潮的预报与检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段英;吴志会;银燕;孙玉稳;安月改;石立新;;河北地区毛毛雨和低云的变化趋势及其气溶胶云物理效应的初步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景华;李云川;;经渤海影响河北的4个台风低压的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吴正琪;;2006年6月秦皇岛和渤海湾地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段英;吴志会;游来光;孙玉稳;安月改;石立新;郭金平;杨保东;;河北地区自然降水变化趋势及其物理成因的初步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段英;吴志会;孙玉稳;安月改;石立新;;河北地区毛毛雨和低云的变化趋势及其气溶胶云物理效应的初步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8 ;2009年度山东沿海海洋灾害趋势预测[A];山东省2009年度灾情趋势预测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敦训;孙秀忠;李乐荣;刘晋升;;山东省近50a海洋气象灾害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殷海涛;杨晓君;;通过中低层大气结构分析0509号台风运动路径[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莱茵;渤海湾西岸海岸气候的观测、诊断与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苟阿宁;多参数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海面物理状态潜力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俞海洋;走向渤海湾[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光亮;气象科技劲舞渤海湾[N];中国气象报;2005年
3 记者 林红梅;冷空气掀大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吕福明;山东要求加快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马高飞简菊芳;山东凝练气象工作新思路[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王秀萍 尹文昱 本报记者 姜云飞;2010年:大连怎一个“冷”字了得[N];大连日报;2011年
7 李赛 毛翠辉;唐山气象科技保驾“河北一号”工程[N];中国气象报;2006年
8 记者 朱广青;气象专家谈近期极端气候[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2007年主要风暴潮灾害[N];中国海洋报;2008年
10 YMG记者 初阳 通讯员 郝光亮;海上风险预警级别提高[N];烟台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