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区构造地质填图方法思考、实践、探索
【摘要】:构造地质填图是地质填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源泉。填图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建立填图区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序列,探讨构造运动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主要内容是确定填图单元、表示各种(可填的)构造要素。填图的详细程度根据填图的比例尺而定,比例尺越大,可填制和表示的构造要素越多。填图中要重视中小构造要素的观察和描述,构造要素的测量要尽可能多。主要方法包括穿越法、追索法和查证法;比例尺越大,追索法的重要性越大。卫星遥感影像是填图的重要基础,影像的使用贯穿填图的始终。
|
|
|
|
1 |
张达;吴淦国;刘文灿;;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6期 |
2 |
刘凤山;胡道功;;欧美国家地质填图的理念、管理与战略[J];地质通报;2009年10期 |
3 |
赵卫东;;地质填图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8期 |
4 |
张凡;;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05期 |
5 |
姜作勤;新一代地质填图所面临的挑战[J];中国地质;1996年02期 |
6 |
;国外地质填图工作的发展趋势[J];湖北地矿;1999年03期 |
7 |
吴良士;;地质填图篇(1)[J];矿床地质;2014年01期 |
8 |
袁艳斌,吴冲龙,李伟忠;面向野外地质填图的空间实体对象表达[J];地球科学;2001年02期 |
9 |
郑贵洲,周顺平;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填图[J];地矿测绘;2002年01期 |
10 |
杜国银;区域地质填图项目评价[J];资源·产业;2002年05期 |
11 |
于庆文,李超岭,张克信,杨东来,朱云海,葛梦春;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2003年04期 |
12 |
陈克强,高振家,李龙;有关深部地质填图和立体地质填图的几个问题[J];地质通报;2003年Z1期 |
13 |
张明华;;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及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1期 |
14 |
马艳平;桂和荣;黄淑玲;;浅谈现代教育观念下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5 |
刘生贵;;手持GPS在工程地质填图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
16 |
张雄华;章泽军;袁晏明;;地质填图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02期 |
17 |
胡道功;PATRICK J Barosh;吴珍汉;叶培盛;张耀玲;周春景;倪晋宇;;中美合作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的启示:填图理念与填图方法[J];地质通报;2009年10期 |
18 |
文广超;郑伟;;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3期 |
19 |
郭福生;吴志春;谢财富;刘林清;姜勇彪;时国;周万鹏;;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几点改进意见及实用技巧[J];中国地质;2012年01期 |
20 |
袁静;于向前;祁萃萃;;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处理技术的分析和比较[J];科技传播;201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