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西藏仁布地区上三叠统重矿物组合与物源分析

曾庆高  李祥辉  夏斌  徐文礼  尼玛次仁  普琼  李君  
【摘要】:采用重矿物组合和指数方法对西藏南部仁布地区上三叠统朗杰学群和涅如组的物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上三叠统常见的重矿物主要为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锐钛矿和电气石;重矿物组合ZTR和ATi指数均高,MZi指数较低但多见,GZi指数低且多为零;郎杰学群的ZTR和ATi指数成反比关系,涅如组的ZTR增加时ATi基本不受影响。仁布地区上三叠统的物源主要来自火山岩,次为中酸性岩浆岩,少量来自变质岩和超基性侵入岩;涅如组的物源可能来自南边;朗杰学群的物源则可能来自北边,向郎杰学群提供物源的可能是拉萨地块。涅如组和郎杰学群在重矿物组合及其指数上的异同的成因有待进一步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芳,李国惠,窦惠,王永兴,辛仁臣;陆源碎屑湖盆物源恢复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曹守连,陈发景;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区充填序列的物源分析[J];新疆地质;1994年03期
3 曹守连,陈发景;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沉积充填序列的物源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2期
4 郭建华,刘生国,翟永红;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分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李珍,焦养泉,刘春华,郑红菊;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6期
6 张琴,张满郎,朱筱敏,钟大康,王贵文;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纪物源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99年06期
7 陈纯芳,郑浚茂,王德发;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与物源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8 穆哈泰,德勒达尔;塔里木盆地叶城凹陷上第三系重矿物特征[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席胜利,王怀厂,秦伯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物源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2年02期
10 聂永生,田景春,夏青松,窦伟坦,宋江海;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学杰;汪品先;徐彩珍;徐元爱;;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与物源分析[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段亮;梁积伟;李文厚;;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岚;赵政璋;邹才能;;鄂尔多斯西缘地区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沉积体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秉福;末次冰期东海南部沉积物特征和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向芳;长江三峡的贯通与江汉盆地西缘及邻区的沉积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雄;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D];西北大学;2001年
2 梁积伟;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窦磊;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4 林良彪;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戴慧敏;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王岚;鄂尔多斯西缘地区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吕嵘;准噶尔盆地南缘陆内前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韩丹;库车西部巴什基奇克组—库姆格列木群物源体系、沉积相与储层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庞军刚;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张道锋;陕北斜坡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