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多年冻土的关系

吴青柏  蒋观利  蒲毅彬  邓友生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赋存在多年冻土区和海洋沉积物等低温高压环境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根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条件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讨论了多年冻土地温梯度、冻土厚度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青藏高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基本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热力学条件,最适宜的热力学条件是多年冻土地温梯度接近或略大于多年冻土底板附近融土的地温梯度,且融土地温梯度越小,越容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估算得到天然气水合物最浅的顶界埋深为74m左右,最深的底界埋深达上千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鸿烈;青藏高原的土地类型及其农业利用评价原则[J];资源科学;1980年02期
2 罗中舒;;板块构造与青藏高原煤田关系的探讨[J];煤炭学报;1980年02期
3 蔡碧琴;黄麒;余俊青;;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现代成盐期的基本特征[J];盐湖研究;1980年Z1期
4 沈祥木;王学元;张国湘;朱应麟;张绍成;崔荣旦;吴宗濂;;离子筛法从卤水中直接提锂试验报告[J];盐湖研究;1980年Z1期
5 夏树屏;孙玉芬;;碱式氯化镁的制备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一)[J];盐湖研究;1980年Z1期
6 程鸿,倪祖彬,孙尚志,虞孝感,陈斗仁;青藏高原农业地域分异[J];资源科学;1981年02期
7 唐渊;于升松;刘青;;西藏盐湖水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J];盐湖研究;1981年Z1期
8 李允杰;;常年冻土地区的管线埋深及弹性敷设[J];油气储运;1981年03期
9 李明森;;西藏土地资源概况[J];西藏农业科技;1981年02期
10 倪祖彬;青藏高原的畜牧地带[J];资源科学;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光荣;王贵勇;陈惠忠;阎满存;金炯;王跃;;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刘晓东;韦志刚;;青藏高原地表反射率变化对高原邻近及北半球气候的影响——两组数值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季国良;;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研究站在全球变化中的监测作用[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文启忠;乔玉楼;;昆仑山北坡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古气候记录[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朱照宇;;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事件与环境变迁[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郑本兴;焦克勤;郑文兰;;青藏高原有无大冰盖之争的由来与展望[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陈桂琛;彭敏;周立华;马世震;王玉学;;青海湖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李廷栋;吴功建;肖序常;;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及其演化特点的再认识[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陈俊勇;;珠穆朗玛峰及其毗邻地区现代地壳运动的探讨[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王文颖;;青藏高原的地壳运动及其测量[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杨力;大气对GPS测量影响的理论与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3 郭世华;中国小麦籽粒硬度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吴堑虹;大别造山带后造山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5 陈文;~(39)Ar-~(40)Ar定年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多期地质事件年代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薛典军;青藏高原航磁测量及雅鲁藏布江双航磁异常带的性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邓孺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反演及冷热源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8 杨兴科;藏北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D];西北大学;2003年
9 李翀;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模型[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年
10 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康斌;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屈延光;雪雀属(Montifringilla)种类的系统分类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杨晓明;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4 周可新;中国高原盐湖两性生殖卤虫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5 张雅斌;北冰洋与青藏高原近地面边界层湍流参数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丛春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上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质量交换的分析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王勇;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田亚护;多年冻土区含保温夹层的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年
9 蔡艳;青海高原(东部)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10 杨正宇;四类气候—植被关系模型的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达;北纬30度线探秘[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宗华;揭开多年冻土的奥秘[N];中国交通报;2000年
3 石庆忠 王桥;东风康明斯为何走俏市场?[N];中国汽车报;2000年
4 记者 陈慧芳 刘立成 湖北科技报记者 扬琴 湖北经济报记者 程涛;“地理因素”之新说[N];中国气象报;2000年
5 记者 冯颖;陆面模式研究获突破[N];中国气象报;2000年
6 记者 陈宜;虚假广告中药品广告占大头[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宋喜群;藏医药事业如何获得良性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8 金夏;《青藏高原游牧文化》[N];甘肃日报;2000年
9 金夏;《天葬——藏族丧葬文化》[N];甘肃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尹传红;西部大开发:设施基础何以筑?[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