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

马俊毅  
【摘要】:现代国家的建构离不开人民、民族、国家认同等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我国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于"国家统一,民族、人民团结"的新的理论概括与提升,也反映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相关国家治理理论的体系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民族精神共同体不同于族裔性质的民族精神,而是与国家建构、国家能力、国家治理、文化认同、民族团结、民族精神复合形成的"人们观念中的国家",以民族精神共同体展开的研究成果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内涵及理论面向。中国国家建构五重逻辑解释了"五个认同"的深刻学理,是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升法治化水平和各族人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性,加强学科话语和相关理论建设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代性建构的实践路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杨斌华;;民族精神与党的先进性[J];党政论坛;2016年11期
2 吴娜;;从畲民性格养成看民族精神弘扬[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6年04期
3 张建国;关于民族精神及其研究的若干思考 [J];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 韦启光;布依族的民族精神[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03期
5 黎家颖;;民族精神与治穷致富[J];中国民族;1991年02期
6 韩帅;;灾难面前崛起的是民族精神[J];人民论坛;2008年10期
7 慕海军;;民族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娜仁;;学校要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阵地[J];实践;2003年12期
9 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10 郑汉根;;商业文明与民族精神[J];商业文化;2015年20期
11 詹小美;;论个体民族精神的形成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6期
12 李忠斌;民族精神与土家族传统文化[J];民族论坛;1995年01期
13 魏建国;;谈伟大团结精神[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8年09期
14 卢守权;赵景华;;当代中国整体政府建构的民族精神导向研究[J];学理论;2013年28期
15 王希恩;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J];满族研究;2003年02期
16 金伟忻;;“大爱中国”:民族精神成长的理性凝视[J];群众;2008年08期
17 徐京跃;曲志红;孙闻;;废墟上筑起民族精神新的长城[J];新一代;2008年07期
18 李树润;;震不垮的民族精神——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作[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Z1期
19 ;众志成城战“非典”[J];时事报告;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有贤;;回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伍雄武;;哲学·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哲学的一种研究模式[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3 佟德富;;蒙古民族精神及其历史贡献[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4 七十三;朱小蔓;乌云特娜;钟建军;;斯拉夫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的跨文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段宝林;;春节文化与民族精神[A];2015年01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李传兵;杜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特色[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姜传钧;徐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8 王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李晖;;心理学的使命与中国梦研究[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超;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林垚;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刘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0年
3 张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4 贾圆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5 郑明浩;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6 索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7 姜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贺艳洁;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9 焦荣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许传芳;田阳敢壮山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才;民族精神的理性和良心[N];学习时报;2003年
2 光明网记者 李姝昱 整理;颜晓峰:在新时代大力发扬伟大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19年
3 记者 王文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齐声唱响爱国旋律[N];联合时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肖笛;以文化为媒凝聚民族精神[N];黑龙江日报;2018年
5 吕自由;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N];青海日报;2003年
6 田康;正确认识和发挥民族精神的作用[N];团结报;2003年
7 青海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仁青加;灾难中,挺立的民族精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8 田红云;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N];贵州政协报;2003年
9 记者张先国、费强;弘扬民族精神 敢于克服困难 夺取防治非典和发展经济双胜利[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复旦大学 纳日碧力戈;“民族精神”还是“共同体精神”?[N];社会科学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