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黑麦染色质

张辉  贾继增  
【摘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快速、准确、直接检测和定位外源染色质的新技术。本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用毛地黄毒苷-11-dUTP标记黑麦总DNA作探针,以检测小麦中黑麦染色质。结果如下:八倍体小黑麦(2n=8x=56)有丝分裂中期有14条染色体显示黄色,42条染色体显示红色,红色间期核显示有14个黄色亮点,表明这八倍体小黑麦含14条黑麦染色体。八倍体小黑麦中黄色黑麦染色体显C-带和H-带的末端有绿色的带。这是由于黑麦染色体末端结构异染色质含量高所致。黑麦附加系2R的间期细胞核中有1~2个黄色亮点。这表明2R含有1至2条黑麦染色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成钰;高旺盛;陈源泉;胡碧珍;师江涛;隋鹏;;河北棉田复合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凤绥;;稳定性和放射性离子束的生物诱变[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2 朱凤绥;卫俊智;陆挺;;离子注入引起生物学效应和染色体畸变[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3 汤文光;肖小平;黄凤球;唐海明;汤海涛;汪柯;杨光立;;发展高效农作制种植模式,促进湖南粮油作物生产安全[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慧;耕作制度对南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朱练峰;六种不同粮草复种方式的生产力和效益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王凌;宁夏引黄灌区几种种植模式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付登伟;四川紫色丘陵区不同粮草种植模式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爱莲;小黑麦:能在北方冬季生长的优质饲草[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2 记者  何永晋;乌研究所百年育200作物新品[N];科技日报;2006年
3 记者唐开文;今冬130万亩裸露农田不扬尘[N];北京日报;2002年
4 吴子新;安徽省庐江农民的“科技花样”[N];中国特产报;2005年
5 马春伟;临夏市农民用上科学储粮仓[N];民族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