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放线菌Fq24的拮抗筛选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通过对番茄内生放线菌的拮抗筛选和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为防治番茄灰霉病寻找新的生防菌源,并探索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生防机理。从健康番茄植株上分离到9株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筛选对番茄灰霉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以番茄种子及幼苗生长情况,防御酶活性变化,盆栽试验对其代谢产物的促生作用、抗病诱导作用、防病作用等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Fq24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圈半径大于10mm,其发酵液的抑制作用可达到68.4%。(2)中浓度的Fq24发酵液促进根茎的生长,幼苗的干、鲜重及株高最大为对照的168.35%、286.30%和70.79%,均为显著增加。(3)番茄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明显提高,POD、SOD活性最大增加为71.3%和62.3%。(4)喷施Fq24发酵液可明显降低灰霉病的发病率,取得82.14%的防效。Fq24是株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代谢产物能显著促进番茄种子和幼苗生长;诱导番茄体内抗性酶活性提高,增加植物抗性;明显降低发病率,防病效果好。
|
|
|
|
1 |
辛春艳;张丽萍;谢莉;程辉彩;张根伟;李书生;;内生拮抗放线菌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
2 |
赵彬彬;韩巨才;刘慧平;闫彦萍;;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稳定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3 |
刘霞;李骞;王永宏;许贤;张兴;;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J];植物保护学报;2006年03期 |
4 |
谢晨昭;杨毅玲;李磊;李金云;王建辉;王慧敏;;拮抗放线菌B1菌株鉴定及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2008年04期 |
5 |
索雅丽;李术娜;李红亚;王全;王树香;朱宝成;;番茄灰霉病菌颉颃菌株的筛选及功能基因的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08期 |
6 |
王勇;张文革;何璐;张丽;孟野;魏清;张宗俭;;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
7 |
王勇;张文革;何璐;张丽;付翔;王琳;李明;唐鹏;;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防治番茄灰霉病及大鼠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
8 |
杜立新;冯书亮;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林开春;张用梅;;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年06期 |
9 |
侯玉霞;龚玉梅;李春林;李斯扬;张永安;朱书生;;来源于植物的短肽LD-1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抗病性研究[J];植物保护;2008年05期 |
10 |
张静;冯岗;袁旭超;陈从珍;林勇;;百里香酚抑菌活性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1期 |
11 |
王宏年;江志利;冯俊涛;张兴;;7种植物精油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效果[J];植物保护;2007年05期 |
12 |
祁之秋;王英姿;李兴海;张杨;纪明山;;醚菌酯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活性及其防病方式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年12期 |
13 |
侯军;高亚楠;马志卿;冯俊涛;张兴;;抗丙烷脒番茄灰霉病菌渗透压敏感性及线粒体复合酶Ⅲ活性的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4 |
冯书亮,王容燕,林开春,张用梅,杜立新,范秀华,曹伟平;拮抗细菌Bs-208菌株鉴定及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2003年04期 |
15 |
李宝聚,陈立芹,孟伟军,王福建;湿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3年02期 |
16 |
陈捷,刘限,徐书法,刘海南,黄玉茜,周晓瑛;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获得木霉菌插入变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
17 |
陈安良;廉应江;叶海洋;冯俊涛;张兴;;丙烷脒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1期 |
18 |
王兴全;张新虎;杨顺义;沈慧敏;;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机理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9 |
刘婧;马汇泉;董瑾;杨晓;;蜡样芽孢杆菌B-02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
20 |
姚彬;王傲雪;李景富;;哈茨木霉对4种番茄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