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诱发现行家蚕品种四倍体发生率调查
【摘要】:对部分不同类型的中国现行的实用品种组合进行过冷却、温汤处理,探索品种组合与多倍体诱发发生率的高低差异,为今后筛选和组配高诱发率的家蚕品种组合提供新途径。
|
|
|
|
1 |
陈登松;胡兴明;李德臣;吴凡;;我所育成的家蚕品种性状[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2 |
吴立娜;赵巧玲;夏定国;裘智勇;唐顺明;沈中元;沈兴家;郭锡杰;;氰戊菊酯和杀虫双诱导家蚕两种解毒酶的变化[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3 |
叶夏裕;冯家新;;全国2001~2010年审定通过的家蚕新品种调查[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魏国清;赵小明;刘朝良;;家蚕限性育种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5 |
黄衍峰;林宝义;吴海平;;家蚕新品种审定与历年结果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家蚕和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顾家栋;闭立辉;祁广军;陆瑞好;罗坚;韦博尤;蒙艺英;黄玲莉;卢德;陈枝;莫云霞;;家蚕品种“桂蚕2号”育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家蚕和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7 |
蔡明文;姜振;司马杨虎;徐世清;;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家蚕亲缘关系及杂种优势的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家蚕和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8 |
顾家栋;闭立辉;祁广军;陆瑞好;苏红梅;罗坚;韦博尤;蒙艺英;黄玲莉;卢德;陈枝;莫云霞;;家蚕品种“桂蚕2号”选育研究[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9 |
黄德辉;孙家羿;李圣;漆学文;童晓琪;秦凤;石凉;李庆宝;;春用家蚕品种681×682的育成[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10 |
张凤林;娄齐年;周丽霞;王安皆;聂磊;王娜;华丽峰;于振诚;;我国现行主推两对家蚕品种的通比试验[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