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牛肝菌胞内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通过探讨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加水倍数、pH值4个因素对美味牛肝菌菌丝体多糖提取实验的影响,得出多糖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加水倍数为1∶10(w/v),pH值为6.0,在80℃下浸提3h。采用4种方法对美味牛肝菌菌丝体多糖进行脱蛋白实验,试验结果表明酶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效果较好,将这2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加,当pH值为7.0时,40℃水浴酶解lh后,再加入0.5倍于多糖溶液体积的三氯乙酸-正丁醇混合液(v/v=1∶5),振荡30min,静置1h,蛋白质残留量仅为0.16%。
|
|
|
|
1 |
万国福;;响应面法优化美味牛肝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农业机械;2011年23期 |
2 |
李燕平;袁永俊;张黎明;徐梦虬;;苯酚-硫酸法测定牛肝菌多糖含量[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3 |
邹祥,胡昌华,章克昌;姬松茸胞内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4 |
张威,朱劲华,王敏,李朝军,张成武;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的初步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
5 |
李燕杰,董秀萍,朱蓓薇,孙成行;姬松茸液体发酵胞内多糖的提取[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4期 |
6 |
武秋立,安家彦;羊肚菌多糖提取、分离条件的选择[J];食品科学;2005年01期 |
7 |
冯昕;尧俊英;呼玉侠;何培新;;桦滴孔菌胞内多糖水提工艺的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9期 |
8 |
项玥;唐芳荣;昌艳;李婷婷;滕利荣;陈亚光;;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热水浸提工艺探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08期 |
9 |
郭伟良;王羚瑶;李伟伟;方侃;逯家辉;滕利荣;;用近红外光谱法实时监测蛹虫草发酵中胞内多糖的质量浓度[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5期 |
10 |
朱会霞;孙金旭;陈颖;张利杰;李享;韩月然;;微波法提取樟芝真菌胞内多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7期 |
11 |
侯英雪;王美丽;李淑霞;楚水晶;农绍庄;;超声波法提取松茸液体发酵胞内多糖的工艺[J];食品科技;2009年08期 |
12 |
尹艳丽;张红岭;陈亮;李瑞芳;;灵芝菌丝发酵及胞内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3 |
李羿;万德光;杨胜;;茯苓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分离[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9期 |
14 |
张仲欣;张宏海;马海乐;;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0期 |
15 |
张之荫,刘静荣;杂色云芝的研究——Ⅴ.溶氧浓度对云芝多糖形成的控制作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4年04期 |
16 |
徐宝梁;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研究[J];食用菌;1996年01期 |
17 |
邓超;邬敏辰;;茶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01期 |
18 |
孙颖颖;雷琪瑶;刘筱潇;朱明;王长海;;球等鞭金藻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0年06期 |
19 |
张之荫,刘静荣,于秀风;杂色云芝的研究——Ⅰ.杂色云芝产生的胞内及胞外多糖[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1年04期 |
20 |
林增祥;付永前;曾宪贤;;离子束诱变阿魏菇胞内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