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轻度脑损伤早期S-100蛋白及S-100 mRNA的水平变化

许瑞环  廖长征  宋世军  尹学念  张洪德  
【摘要】:目的 探讨轻度脑损伤早期血清和脑脊液中S 100蛋白(S 100),脑组织中S 100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应用改良Feeney's方法制造模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免疫法动态观察S 100蛋白及其S 100mRNA的变化.结果 模型建立后血液中S 100蛋白12,48h分别为(0.825±0.171)μg/L和(1.43±0.082)μg/L,脑脊液中S 100蛋白12,48h分别为(1.21±0.175)μg/L和(1.43±0.082)μg/L,脑组织中S 100mRNA相对灰度值12,48h分别为(25.0±2.6)和(31.4±3.4),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 S 100能作为轻度脑损伤的标志物,在损伤后12~48h取样本比较合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王琨;李彦敏;;NSE、S-100蛋白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5期
2 吴毅;Kristman VL;Brison RJ;Bédard M;;老年人轻度脑损伤的恢复预测[J];中国康复;2017年02期
3 彭英;;脑损伤研究历史、现状,面临的挑战与使命[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4 林重辉;杨应明;;白介素1β在二次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J];广东医学;2007年10期
5 ;脑损伤后的有效视野[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6期
6 ;精选目次:脑损伤[J];现代康复;2001年24期
7 刘鸿宇,杨琳,乔玉兰,李振华;脑损伤鼠修复过程中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初探[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8 郑凇杨;刘婷婷;孙芳玲;郑文荣;祝自新;郑瑞芳;邢建国;王文;;手术致脑损伤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1年15期
9 谢俊英,于秀敏,刘雪舫;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脑损伤[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年01期
10 张岱男;周世芳;肖萌;马顺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抑制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年13期
11 王飞;徐凌;姜婷婷;游达礼;吴晓;王莉;居学丰;胡善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不同病因所致脑损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6年11期
12 王建伟;;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二次脑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年06期
13 何骏驰;罗良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14 朱坤灿;王洪财;马延斌;;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年01期
15 张天国;朱东;刘凯;邬巍;;老年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3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17期
16 周元配;刘学银;张世全;程学军;朱晓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22期
17 史桂华,贾虹,杨培培,刘琳;合理肠内营养对重度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作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4期
18 雷峥;原发性中脑损伤的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09期
19 刘红霞;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洁;王志宇;朱建华;;胃减压法置入鼻肠管在重症脑损伤伴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A];2019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暨江浙沪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9年
2 鲍得俊;魏祥品;牛朝诗;;脑损伤伴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15例临床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C];2018年
3 王宁华;;脑损伤康复摔倒及平衡控制训练[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潘立东;盛佩池;;麻醉相关性脑保护在重度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鸥;郭知学;;脑损伤康复的基础——脑的可塑性[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毅;;脑损伤部位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7 陈立典;;传统康复方法在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8 谢庭鸿;黄晓元;刘卫平;龙剑虹;任利成;杨兴华;;电击伤后脑损伤的临床分析[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贾济;陈绍洋;;重度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10 燕铁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脑损伤后康复治疗的一种新方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11 姚宏智;袁隆建;;266例婴儿脑损伤早期医学干预效果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2 吴世政;张淑坤;;缺氧预处理保护脑损伤的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3 张永明;刘家传;杨艳艳;孙文江;汤宏;黄振山;李兵仓;张良潮;;阻断缝隙连接通讯对兔爆震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4 江基尧;;脑损伤后神经保护与修复再生技术[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5 路剑新;;醉酒病人车祸后早期判断是否合并脑损伤体会[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六届组稿会暨复杂急危重病例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6 张永明;;阻断缝隙连接通讯对兔爆震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7 包卿;王存祖;卞晓星;;线粒体膜18kDa转运蛋白与外伤性脑损伤[A];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学术论文集[C];2014年
18 李景琦;刘克洪;高坚;;70例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狭窄致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A];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9 刘海波;尹永杰;姜兴权;;亚低温技术在急性重症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0 郑绍俭;熊建平;邱政;陈晟;;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伏祥;程序性坏死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2 左刚;Resolvin D2对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孙永涛;冠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李廷富;脑损伤基因差异表达与损伤时间推断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陈渝杰;基于血管神经网络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张永和;外伤性脑损伤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7 于建云;轻中型脑损伤鼠分类标准、认知行为障碍的病理学与中枢胆碱能神经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陈世文;高渗盐复合液治疗大鼠冷冻性脑损伤及合并休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董辉;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颅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0 牛力军;Vnt5a/Frizzled-2途径在神经细胞中的作用以及脑损伤后其激活对神经细胞钙离子超载的影响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1 潘旭东;深低温停循环后脑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2 范学朋;探究microRNA-210在急性脑损伤中的调控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13 周珂人;二氢硫辛酸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4 张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抗炎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5 马宏仲;急性过度通气对颅内高压犬脑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6 周波;HIF-1α在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7 张志文;急性颅脑损伤ANP,AngⅡ变化及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作用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18 高乃康;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运动区损伤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9 殷保兵;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20 万曙;铁离子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亚会;程序性细胞坏死参与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初步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9年
2 季家璇;Lats1/p-YAP1通路在大鼠脑外伤后继发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马建军;不同位置脑损伤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D];承德医学院;2018年
4 何新泽;脑损伤与他克莫司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对比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7年
5 何远东;弥漫性脑损伤和二次脑损伤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的表达及其拮抗剂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6 陈静;二次脑损伤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及治疗策略[D];中南大学;2009年
7 叶伟;中脑损伤急性期影像学诊断与功能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印澄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指标与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9 蓝雁怀;VEEG在重症脑损伤患儿早期预后判断中的价值[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蕴坤;脑损伤昏迷后丘脑连接结构变化与意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1 江智霞;西维来司钠对大鼠重度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12 胡强;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4年
13 张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脑保护的研究进展[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4 何庚戌;血浆S100蛋白在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评价中的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15 罗祎;NE在重度脑损伤合并胃液误吸大鼠肺内及血中的表达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16 王建璞;iNO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17 董宇为;外伤性脑损伤引起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18 权明桃;NE在重度脑损伤大鼠肺内和血中动态变化及其意义研究[D];遵义医学院;2009年
19 安翠红;全饥饿状态以及复食后对大鼠脑损伤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0 韩伟杰;Krause入路切除松果体区病变术后小脑损伤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华妍;脑损伤后须早期评定注意力[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耿挺;脑损伤后,神经元是如何修复的?[N];上海科技报;2019年
3 记者 陈曦;揭示脑损伤后免疫调节机制 为改善预后提供新靶标[N];科技日报;2021年
4 许琦敏;脑损伤修复治疗又有新希望[N];文汇报;2007年
5 张章;女性偏头痛或与脑损伤较高发生率有关[N];中国科学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