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摘要】:采用蛋白质乳化容量电导法 ,对不同浓度、pH和酶水解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乳化容量和乳化稳定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大豆蛋白的乳化性在低浓度时随浓度上升而增加 ,浓度达到 6 %以后趋于稳定 ;等电点时 (pH4.5 ) ,乳化性最差 ,偏离等电点后尤其在偏碱性条件下 ,乳化性明显增加 ;酶水解后 ,乳化性变化较大 ,水解度 17%时 ,乳化性最佳
|
|
|
|
1 |
周荧;黄行健;吕思伊;卢琪;潘思轶;;物理作用力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年07期 |
2 |
姚玉静;杨晓泉;邱礼平;陈中;;酰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08年02期 |
3 |
郭兴凤;熊拯;王延青;贾祥祥;胡婷婷;;SPI-阴离子多糖复合体系乳化稳定性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4 |
胡坤;余晓玲;郑翀;;大豆蛋白-半乳甘露聚糖共聚物乳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6期 |
5 |
王喜泉;;大豆蛋白水解产物性能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6年05期 |
6 |
朱小乔,刘通讯;大豆分离蛋白(SPI)乳化稳定性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3年01期 |
7 |
郭兴凤;阮诗丰;;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测定的几种因素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
8 |
赵国华,明建,陈宗道;酶解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2年02期 |
9 |
吕银德;赵俊芳;;蒸谷米糠蛋白乳化性的研究[J];粮食加工;2010年06期 |
10 |
姚玉静,杨晓泉,张新会;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年10期 |
11 |
朱建华,杨晓泉,邹文中,周春霞;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4年07期 |
12 |
朱建华
,杨晓泉
,邹文中
,周春霞;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4期 |
13 |
郭永;魏家红;申森;王哲荣;;特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4 |
姚玉静,杨晓泉;乙酰化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1年09期 |
15 |
葛保胜,张立峰;超临界CO_2脱除大豆分离蛋白异味的研究[J];西部粮油科技;2001年03期 |
16 |
袁道强;郭书爱;;超高压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影响[J];粮食与油脂;2009年12期 |
17 |
杨凯;童正明;;大豆分离蛋白的性质测定与改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6期 |
18 |
田梅;覃思;余冰;吴卫国;;速溶绿茶及其提取物对大豆分离蛋白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2期 |
19 |
郭兴凤;慕运动;阮诗丰;;不同测定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测定结果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
20 |
桂向东;黄玉玲;;大豆分离蛋白乙酰化功能特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