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国内外大中型冷库制冷剂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张建一  徐颖  
【摘要】:根据对国内外大中型冷库制冷剂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大中型冷库制冷剂的现状。根据国际上最新的文献,评论了冷库制冷剂应用的发展新动向。结果表明:在国内外大中型冷库中,目前采用氨制冷剂是主流,今后氨仍然将是主要制冷剂。在蒸发温度-35℃以上,压缩式制冷采用氨制冷剂是最节能的。采用氨制冷剂的关键问题是安全问题。在制冷剂的发展动向中,CO2系统成为新一代制冷剂关注的重点,CO2/NH3复叠式制冷系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间接制冷系统中,采用氨水替代乙二醇作为载冷剂,可以使系统能耗明显降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包涛,陈蕴光,董玉军,袁秀玲,董晓俊;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传热流动性能研究[J];制冷学报;2005年03期
2 陈光明;房杉;孟祥锋;;以R32+R134a/DMF作为工质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分析[J];制冷学报;2006年04期
3 徐琳;刘楚芸;陈国栋;岳婷;董宇婷;;绝热毛细管两相流特性与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06年02期
4 张哲;田津津;;风冷热泵蒸发器结霜性能的研究[J];制冷学报;2007年01期
5 刘成毅;罗西牧;胡笳;李玲;;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压力试验的研究与应用[J];制冷学报;2011年01期
6 王涌涛;;液体CO_2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特征[J];流体机械;2006年12期
7 沈希;王晓燕;黄跃进;顾江萍;;制冷压缩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J];制冷学报;2009年06期
8 林丰波;刘培基;林风云;;超市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应用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4期
9 肖杨;史建斌;刘小朋;;制冷陈列柜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研究[J];制冷学报;2009年05期
10 候晓飞;诸凯;付萌;吕静;;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套管内换热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08年01期
11 孙志利;臧润清;马玉草;;重力供液蒸发器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0年01期
12 庞宗占;马国远;;喷射器对准二级压缩-喷射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J];制冷学报;2007年05期
13 王铁军;高才;毛雪东;章学华;;冷热气流冲击实验装置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设计研究[J];制冷学报;2008年02期
14 邱峰;谷波;曾伟平;张春路;;基于R410A的板式换热器两相仿真计算模型[J];制冷学报;2010年01期
15 黄彬彬;谷波;任能;;基于主元分析的制冷系统渐变故障检测[J];制冷学报;2009年01期
16 陈文卿;马元;彭学院;吴华根;邢子文;;制冷压缩机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J];制冷学报;2010年04期
17 严诗杰;金鑫;李冰;陈江平;;HFC134a系统中回热器内部结构研究[J];制冷学报;2010年05期
18 张宝;;压缩机与空调器的自动匹配技术研究[J];制冷学报;2010年05期
19 江守利;程文龙;赵锐;陈则韶;江明波;;冰箱用箱壁式冷凝器的热路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7年01期
20 李卫国;郭宪民;孙涛;;使用电子膨胀阀的热泵热水器动态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平;吕济民;;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安全与防护[A];全国冷冻、冷藏行业制冷安全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伟;费建奇;陈晓伟;;环保型制冷剂用多元醇酯基础油的性能与合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丛伟;吴业正;徐荣吉;成耀龙;;二甲醚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与R134a的性能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江涛;褚英杰;刘志刚;;空调制冷剂HFC32/HFC152a/HFC125的性能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郑贤德;林秀诚;赵鹤皋;何国庚;;冻干机中常用制冷剂的替代技术[A];第六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晋生;程宝义;缪小平;耿世彬;;制冷剂灌注量影响实验研究[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孙永明;;关于我国船用制冷剂选用的探讨[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杨思文;;世纪之交看制冷机的进展[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晏刚;曹晓林;崔景谭;吴青平;;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建一;徐颖;;国内外大中型冷库制冷剂的现状和发展动向[A];第六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于峰;双元工质在喷射制冷系统中循环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徐敬玉;流态化吸附制冷技术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龙新峰;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系统的优化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
4 刘圣春;超临界CO_2流体特性及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张丽娜;变浓度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苏秀平;间冷式冰箱若干问题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7 王洪利;CO_2跨临界双级循环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丁绪东;基于模型的蒸汽压缩式循环系统的优化[D];山东大学;2009年
9 郭建;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新型喷射器工作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10 孟祥睿;中温余热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及吸附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利;制冷剂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可视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2 马学莲;制冷剂回收与再利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王兆华;R22的混合制冷剂替代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新宇;机房专用空调力博特FH290A的模拟仿真[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5 杨慧鑫;二氧化碳饱和曲线的数值模型[D];吉林大学;2006年
6 苏健;多元混合工质自动充注装置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庄大伟;纳米制冷剂池沸腾换热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徐正侠;空调用制冷装置的辅助设计和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余胜麟;采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的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张国欣;小型制冷系统稳态运行时的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淼;新压缩机用二氧化碳制冷[N];科技日报;2007年
2 朱继东;冰箱无氟替代落脚何处[N];中国经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郭燕春;冰箱无氟替代仍是难题[N];中国商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赵建国;中国制冷剂在“337调查”中获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5 ;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空调[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 吴苡婷;追赶世界一流 服务节能减排[N];上海科技报;2010年
7 ;汽车空调制冷剂与润滑油[N];中国汽车报;2001年
8 祁萌;APC推出最新制冷单元[N];电脑商报;2007年
9 沈闻涧;透析健康节能两大技术[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吉令;压缩机不停运转却不制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