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缺氧微环境与黏附分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缺氧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状态,其与肿瘤生长、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多受到关注,许多研究发现缺氧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密切。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可大致分为5类:钙黏素、整合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透明质酸黏素。研究证实,影响肿瘤,缺氧状态的同时也能影响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特别是E-cadherin、整合素分子,以及一些其他黏附分子。深入研究缺氧和这些肿瘤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
|
|
1 |
石红兵;蒋敬庭;吴昌平;;CD_(11)b/CD_(18)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意义[J];医学综述;2010年22期 |
2 |
王吉刚;陈幸华;周凡;刘彦琴;白颖;刘景华;;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培养对Jurkat细胞IAP家族主要成员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24期 |
3 |
程贵;蒋敬庭;吴昌平;;TGF-β与PD-L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相互调节作用[J];医学综述;2011年01期 |
4 |
张磊;王效民;;基质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09年10期 |
5 |
马守宝;刘海燕;;Th17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11期 |
6 |
于明安;梁萍;;肝癌的微环境与术后的转移和复发[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7 |
胡多沙;曹亚;;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效应抑制[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
8 |
蒋兴亮;周京国;唐中;;脑梗死患者血浆sCD40L和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年13期 |
9 |
李梅;胡建廷;;黏附分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医学综述;2008年12期 |
10 |
高彦彬;张涛静;周晖;关崧;谢培凤;商学征;易文明;盛彤;张清怡;;中药糖络宁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黏附分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7期 |
11 |
刘晗;陈军;徐祗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诱导下向肌纤维母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5期 |
12 |
汪雨潇;;关于肿瘤微环境的几个问题[J];硅谷;2010年10期 |
13 |
刘松;周明良;牛军;;整合素介导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年03期 |
14 |
姜红;刘广志;;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
15 |
耿良;吕静;花宝金;;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肿瘤转移的中心调控子[J];医学综述;2011年14期 |
16 |
左建宏;吕冬;李金成;;EGFR激活对头颈部鳞癌细胞SCC10A抗失巢凋亡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
17 |
姚静;胡容;郭青龙;;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发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1年04期 |
18 |
沙建平,祝彼得,徐艳,陈炫,赵艳,刘啸,芦殿荣,刘舟;丹参对兔急性胰腺炎早期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年05期 |
19 |
王娟,孙鲁宁,于艳秋,段忠辉,张海鹏;高压氧对aGVHD小鼠皮肤、肺、肠组织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浸润和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20 |
何涛,杨志明,伍晓汀;胃癌腹膜播散转移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