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式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单纯手术、术后放疗(PORT)和术后放化疗(POCRT)患者的失败模式,探讨适合不同亚组人群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不同治疗方式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失败模式的关系,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患者胸腔-区域复发率为40.8%,远处转移率为27.4%。三组患者的1、3、5年胸腔-区域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间远处转移率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OCRT与单纯手术和PORT组患者相比胸腔内复发率较低;而单纯手术组患者较POCRT和PORT组患者远处转移率低。Ⅲ期较Ⅱ期患者的血行转移率高。与N0期相比,N1期患者锁骨上及腹腔淋巴结复发率和血行转移率均较高(P0.05)。N0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后,胸腔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患者,且N1期患者似乎更能从POCRT中受益。Ⅱ期患者中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其锁骨上淋巴复发率和胸腔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患者,但Ⅱ/Ⅲ期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要高于单纯手术患者。结论Ⅱ期和Ⅲ期食管癌有较高的胸腔-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POCRT较PORT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胸腔-区域复发率;建议Ⅱ期和N1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常规应用放化联合治疗。
|
|
|
|
1 |
张才云;陈世彩;郑宏良;李志刚;朱敏辉;刘菲;;同时发生的下咽-胸段食管多原发癌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
2 |
李梅;彭逊;林志雄;;胸段食管鳞癌转移性淋巴结体积对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22期 |
3 |
王冬滨;;影响胸段食管鳞癌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
4 |
霍小东;王洪江;庞作良;斯坎达尔.阿不力孜;孙伟;孙晓宏;范志勤;;339例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评价及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0年03期 |
5 |
胡祎;郑斌;戎铁华;傅剑华;朱志华;杨弘;罗孔嘉;李永锋;;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癌症;2010年02期 |
6 |
刘文健;孔莉;于金明;李明焕;胡漫;石芳;吕文天;张华琦;;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及辅助治疗的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0年23期 |
7 |
葛红,蒋月,刘劲松;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疗靶区的确定[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5期 |
8 |
沈飚;高俊;樊天友;王健;;296例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0年09期 |
9 |
冒志明,李昌炎;经腹下胸段食管胃(空肠)机械吻合术97例临床应用[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0 |
张冬坤;苏晓东;林鹏;傅剑华;曾灿光;张兰军;马国伟;朱志华;戎铁华;龙浩;;467例Ⅱ期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J];癌症;2008年02期 |
11 |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阿迪力·萨来;张国庆;孙伟;王洪江;斯坎达尔·阿布力孜;庞作良;;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2 |
霍小东;王洪江;庞作良;张国庆;斯坎达尔;孙伟;孙晓宏;范志勤;;淋巴结转移数、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与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年08期 |
13 |
岳志;;96例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14期 |
14 |
葛殿蕴,谢家声,寇卫军,魏松洋,杨立信,孙志刚,李秋泽;胸膜外入路游离病变胸段食管根治食管、贲门癌[J];前卫医药杂志;1999年06期 |
15 |
宁忠华;裴红蕾;顾文栋;徐国平;黄瑾;;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年06期 |
16 |
吴杲;魏大中;解明然;田界勇;马冬春;;老年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4年02期 |
17 |
王建华;;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中期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2007年10期 |
18 |
杨晓华;侯宜军;赵华溱;翁文俊;巢轶丽;吴伟;;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后放疗范围[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13期 |
19 |
杨迅;蒋友华;陈奇勋;周星明;毛伟敏;;121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08期 |
20 |
杨林,冯伦高,叶世铎,王家顺,翟伟;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分析[J];癌症;2000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