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对抑郁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以抑郁为因变量,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共同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只有自尊(β=-0.300,P=0.000)和自我概念(β=-0.244,P=0.000)进入回归方程。自尊在自我效能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和自我概念对抑郁具有独立预测作用,自我效能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效应对抑郁产生作用。
|
|
|
|
1 |
徐丽敏;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2 |
王颖丽,杨梦云,郭承九,寇艺儒,王巧玲,李慧萍,黄凌霄;高一年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
3 |
丁雪红;师专新生自我概念与人格特征调查的结果分析[J];宿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
4 |
王克,宋红岩;论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学生的考试焦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3期 |
5 |
翟群,陈燕仪;澳门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4期 |
6 |
杨莉君,康丹;2~3岁幼儿自我概念教师评定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
7 |
吕依然;;帮助孩子找回自信的翅膀[J];大众心理学;2011年01期 |
8 |
邢志勤;安珑山;;自我概念与学业不良[J];教育评论;1992年01期 |
9 |
成云,卢清;当代大学新生与毕业生自我概念特点的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
10 |
井卫英;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1 |
林崇德,王耘,姚计海;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
12 |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
13 |
董羽冲;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
14 |
马锦华;小学生自我概念偏差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5年02期 |
15 |
关陆娟;;运用体验教育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年Z1期 |
16 |
吉鸿;;浅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
17 |
曾智;曹凯;;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自我概念研究[J];江苏商论;2009年03期 |
18 |
谢里夫;朱明权;;个人的自我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5期 |
19 |
刘新生;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
20 |
张野
,张东宁;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