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环丙沙星的正常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徐晓军  陈琼  侯杰  李家泰  
【摘要】: <正> 8例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2片(200mg/片)不同厂家生产的盐酸环丙沙星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血、尿标本均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法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两厂生产的盐酸环丙沙星都于服药后1小时达到高峰浓度,其浓度分别为1.995、1.759mg/L(HPLC法),2.332、2.121mg/L(微生物法)药—时曲线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在体内的代谢符合二房室模型。HPLC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天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研究进展(下)[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尹春凫 ,郭海恩 ,金银龙 ,李文华 ,刘景兰 ,张海春;北京地区居民发汞(总汞、甲基汞)正常值调查[J];卫生研究;1980年02期
3 张婴元;抗菌素和肝脏[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0年Z1期
4 马秀英;;院学委会药理毒理专业组召开“新药评价”专题讨论会[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0年01期
5 汪行华;姜槐;叶国钦;李宁国;华金中;蒋小杭;;人体脑电积分频谱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6 陈振湘;蒋来;;循经感传红外线成像的初步观察(摘要)[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7 支军宏;寇应超;;疾病“发热”辨析[J];陕西中医;1980年01期
8 蒋豪;;肌肉松弛药的药代和药效动力学[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0年03期
9 潘耀东;;药代动力学分室模式的符号[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0年03期
10 ;文摘[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林善良;;核苷类似物Gemcitabine放射增敏效应研究概况[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张皖清;毛天球;何远辉;;磁微粒负载甲氨喋呤治疗口腔癌的体内外实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徐昕;赵士芳;黄剑奇;;头颈部鳞癌区域内灌注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董慧;刘松清;肖光夏;宗光全;;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在烧伤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5 徐明达;丁振若;商澎;;烫伤区头孢哌酮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6 徐明达;吴庆芳;陈璧;;烧伤病人早期血清及创面渗出液中舒普深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7 刘锡麟;汪锦伦;杨太美;黄兰芳;赵美容;郑企琨;黎月玲;毕绮丽;吴婉珊;梁国柱;黄作君;;烧伤病人静脉滴注立克菌星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8 许伟石;肖光夏;;烧伤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9 于晓军;颜有仪;廖林川;吴家馼;吴梅筠;;食物对大鼠吸收和消除酒精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吴文溪;王一镗;;影响吸入性肺损伤时碳氧血红蛋白动力学改变的因素(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坚;重组葡激酶溶栓治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2 牛长群;多沙唑嗪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及药理学特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3 魏立强;一种新的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F951)治疗人恶性淋巴瘤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4 左风;黄芩汤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及肠道菌群作用的相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黄家君;EGFR介导的c-erbB2反义显像诊断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兴;大川芎方药代动力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彭文兴;大豆苷元(7,4'-二羟基异黄酮)代谢机制及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3年
8 孟晶;应用山茱萸总甙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刘士辰;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10 张锦;复方氯胺酮口服溶液剂的研制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晶;硒在仔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抗氧化动态规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刘小友;FK506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3 谢小洁;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对运动心电和运动生理的作用比较[D];浙江大学;2001年
4 蔡炳祥;1,6-二磷酸果糖镁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及急性毒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晏亦林;四逆汤有效部位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徐文炜;阿昔莫司药代动力学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7 娄超;188Re标记人肝癌单抗片断HAb18F(ab')2在荷肝癌裸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188Re-β射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唐雪莲;氯霉素在鲈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规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9 王占庆;丙磺舒对阿莫西林的急性毒性、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10 温晓娜;异丁司特缓释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中代谢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宝元;苦参素与苦参碱是两回事[N];健康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胡德荣;查头发 测肿瘤[N];健康报;2000年
3 柏红;专家提倡多食碱性食物[N];市场报;2000年
4 麦国荣;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岳文;中年始防“细微癌”[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记者 孙洪涛;规范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郭晓昕 颜敏 李少丽;国外重视儿童用药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王智民 肖诗鹰;对新药研究开发的几点看法[N];中药事业报;2000年
9 副主任医师 孟礼英;如何避免产生先天愚型儿[N];中药报;2000年
10 罗学宏;医疗干预:慎防医源性疾病[N];医药经济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