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

魏下海  张建武  
【摘要】:文章采用门槛模型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1990~2007年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变量跨越相应的高门槛水平时,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较大。那些跨越高门槛水平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尚未跨越门槛水平的省份则主要位于中部和西部不发达地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剑飞;;农村各级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人力资本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2 高山;;广东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3 李晓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流通业生产率增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6期
4 刘辉;霍小平;段汉明;;中国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张小蒂;姚瑶;;全球化中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东部九省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刘威;陈书章;马恒运;;我国原料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7 罗良文;阚大学;;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岭回归分析法[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8 江玲玲;孟令杰;;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9 白积洋;;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省域的证据[J];科学决策;2011年08期
10 马恒运;王济民;刘威;陈书章;;我国原料奶生产TFP增长方式与效率改进——基于SDF与Malmquist方法的比较[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11 江红莉;李超杰;;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研究——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12 王明华;刘宪;;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山西省的调查数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8期
13 郑思齐;廖俊平;任荣荣;曹洋;;农民工住房政策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14 杨俊;陈怡;;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15 常建新;姚慧琴;毛颖;;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6 姚战琪;;中国生产率增长与要素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17 赵萌;;中国煤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统计研究;2011年08期
18 尹向飞;;中国乡村劳动力转移、资本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研究[J];西北人口;2011年04期
19 王兵;朱宁;;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20 张车伟;;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志明;;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是西部应对“入世”的战略选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唐珏岚;;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失衡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3 仉建涛;;略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及其开发[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习明明;;人力资本后发优势与贫困陷阱——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祝树金;赖明勇;;开放经济中内生增长的多重均衡: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大兰;;发挥政府公共职能,做好中层次人力资本开发——以江西省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占彪;;浅析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营[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杨文举;;中国1990年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基于适宜技术理论的经验阐释[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艳珍;;制约循环经济的因素分析[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罗润东;;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及其就业含义[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全国;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本飞;农户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技术进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晶莹;我国人力资本不均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夏德孝;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6 邝小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梅;全球生产网络、贸易结构与国内工资差距:影响机制和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9 戎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中国劳动力流动[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徐进;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财政社会性支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广东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贡献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羌洲;西部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后发优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宇翔;人力资本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姜滨滨;人际信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永平;人力资本与福建经济增长探讨[D];厦门大学;2008年
6 孟凡钧;我国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梁玮;新疆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8 周德禄;基于人口学视角的山东省人力资本积累及其经济贡献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亚强;三代领导核心人力资本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张慧;天津市人力资本产业分布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宋晓丽;“人力资本积累”与居民财产性收入[N];消费日报;2008年
2 都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发生新变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N];人民日报;2006年
4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组欧阳峣;城市群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8年
5 辜胜阻;“一花引来万花开”[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童海华;刺激内需:避免“无就业的复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刘尚希;改变“脆弱”需练“内功”[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岳音;论“保就业”[N];南方日报;2009年
9 宋祖;练好身手上“舞台”[N];大同日报;2009年
10 刘世锦;应推进“参与促进型改革”[N];中国财经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