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连续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为对象,选取其中创伤性截瘫康复早期患者进行回顾,收集临床信息、下肢静脉彩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统计分析DVT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创伤性截瘫康复早期患者269例,有下肢DVT形成62例(23.0%),其中50例发生于下肢远端(80.6%),28例为双下肢同时发生(45.2%)。14岁患者未见下肢DVT形成(31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imer升高(OR=1.348,95%CI 1.193~1.525)、高龄(OR=3.450,95%CI 1.372~8.674)、男性(OR=2.872,95%CI 1.095~7.533)和患有糖尿病(OR=5.319,95%CI 1.094~25.872)是该人群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创伤性截瘫患者在康复早期下肢DVT形成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下肢远端,两侧同时发生多见。儿童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D-dimer升高、高龄、男性和患有糖尿病是该人群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
|
|
|
|
1 |
孙桂兰,贺承慧;截瘫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0年03期 |
2 |
曹淑芹,崔凤荣,杜金花;截瘫患者护理的几个关键因素[J];农垦医学;2000年02期 |
3 |
史建秀,徐德芳;截瘫患者腹胀43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1年20期 |
4 |
丁邦娟,刘桂蕾;责任护士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J];现代康复;2001年18期 |
5 |
兰红,常红梅,肖向红;截瘫患者康复期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6 |
中康;截瘫患者的早期护理[J];中国残疾人;2001年11期 |
7 |
武继祥,周贤丽,刘宏亮,尹清,丛林,冯莉,黄祥玉,吴宗耀;新型互动式截瘫行走器在截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年08期 |
8 |
张玉华;孟俊芳;;截瘫患者康复期护理指导[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08期 |
9 |
孙秀娟;;截瘫患者心理衍变与护理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07年04期 |
10 |
张敏;吕莉;;建立截瘫之家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年06期 |
11 |
戚爱美;朱春芝;聂玉红;;住院截瘫患者82例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14期 |
12 |
褚庆霞;马莉鸿;王盈;;健康教育在护理截瘫患者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8年06期 |
13 |
鲁萍;;截瘫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02期 |
14 |
徐艳伟;;健康教育对截瘫患者抑郁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
15 |
毛素芳;;截瘫患者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17期 |
16 |
张树珍;;截瘫患者的护理常规[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17期 |
17 |
苏桂娣;张志英;丁美兰;;居家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03期 |
18 |
陈昕;赵鹤亮;牛春娟;张郢;;唐山地震截瘫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
19 |
孙会彬;;截瘫健身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7年04期 |
20 |
张卉,代丽华;截瘫患者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