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适合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影响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因素,探讨骨盆矢状面平衡及代偿的机制。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收集171例正常汉族青少年,男87例,女84例;年龄10~17岁,平均13.1±2.0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并计算PT/PI和SS/PI。根据年龄分为2组,低龄组10~13岁(平均11.7±1.1岁),高龄组14~17岁(平均15.0±1.1岁)。各骨盆参数组内、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并将其与年龄行相关分析。本研究PI值与既往文献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的PI、PT和SS在男性和女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龄组PI和PT显著小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SS与高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PI均0.5,SS/PI均0.5。在所有青少年中(10~17岁)及低龄组中PI和PT与年龄均存在显著相关性(10~17岁者:r=0.243,r=0.371;低龄组:r=0.229,r=0.231)(P0.05),但在高龄组中不存在相关性(r=0.072,r=0.190,P0.05);低龄组、高龄组及10~17岁者SS与年龄军无显著相关性(P0.05)。正常汉族青少年PI显著低于同龄白种人(P0.05)。结论: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参数PI、PT和SS在两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I在青少年时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中在10~13岁相对显著,而在14岁以后增长则基本趋于停止,推测骨盆在青少年时期的不同年龄段生长速率不同。
|
|
|
|
1 |
侯铁胜,蔡斌;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02年01期 |
2 |
李程,张立;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畸形[J];临床骨科杂志;2005年05期 |
3 |
余国武;臀肌挛缩征伴骨盆倾斜的手术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10期 |
4 |
王旭华,顾军,汤宇,何国全;正常青少年膝关节软骨的MRI表现[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5 |
彭伟秋;张湘生;黎志宏;;小腿延长术治疗青少年单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后短肢畸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7期 |
6 |
毕复海;郭忠坤;陈亚春;;碳纤维悬吊治疗骨盆倾斜初步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3年01期 |
7 |
路晓;钱普健;林钢;吴晓春;冯步龙;丁德富;韩为;;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J];交通医学;2006年04期 |
8 |
刘巍;陈庆贺;王仑;晁民;屈金良;芦淼;柳思羽;;哈尔滨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与支具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5期 |
9 |
吴树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盆及髋关节X线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6年02期 |
10 |
陈艺新,彭少英,张俊峰,张汇林,王兰,陈克洲,贾湘谦,肖杰贵;改良式骨盆悬吊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骨盆倾斜(附40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6年10期 |
11 |
冯宗权,曾湘穗,林庆光,张健平,原林,肖进;臀肌挛缩症并骨盆倾斜的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11期 |
12 |
秦泗河,孙磊,卢聪,王振军;小儿麻痹后遗成年人骨盆倾斜的分型和术式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2001年05期 |
13 |
陈希宏,张慧君,李秀英;骨盆倾斜异常360例临床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4 |
李筱贺;李志军;牛广明;赵建明;邢文华;刘文忠;吴岩;;青少年脊柱胸腰段椎弓根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4期 |
15 |
梁克玉;;经髂截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骨盆倾斜[J];华中医学杂志;1985年01期 |
16 |
侯刚;陈建庭;张宇;张育斌;李致涵;陈明娟;;一种脊柱旋转测量的新方法[J];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
17 |
尹刚辉;金大地;张忠民;;前路胸腔镜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矫形的初步临床结果[J];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06期 |
18 |
王伯胤;黄锡仁;冯国灿;;青少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附45例分析)[J];天津医药;1990年03期 |
19 |
冉玉平;刘德操;;781名青少年中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病情况[J];华西医学;1991年04期 |
20 |
周凯;曾庆黎;吴硕寿;;26例青少年甲亢的外科治疗[J];江西医药;199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