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field头架下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整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摘要】:目的:探讨Mayfield头架下单纯后路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7月~2011年7月,对于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以术前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活动度≥5°为病例纳入标准,采用Mayfield头架下单纯后路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共治疗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8~55岁,平均35.6岁。均采用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钉棒置入满意后,后路钉棒纵向加压复位,并以下压C2、C3棘突力量进行辅助,寰枢关节复位满意后,取自体髂骨行后路C1-C2椎板间植骨融合。以VAS和JOA评分法,分别对轴性颈痛和神经功能情况行术前与术后随访对比评估分析,正中矢状位CT影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8±1.2)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0±80)ml,术中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14±1.92分降低到末次随访的3.15±1.28分,JOA评分由术前10.57±2.1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22±2.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满意复位,随访期间无复位丢失,内固定位置佳,无松动断裂,均于6个月获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结论:对于寰枢椎活动度≥5°的陈旧性寰枢椎脱位,Mayfield头架下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后路手术方法。
|
|
|
|
1 |
谭明生;张光铂;;浅谈寰枢椎脱位的治疗选择与手术适应证[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5期 |
2 |
陈学明;漆建鑫;马俊波;邓启发;杨帆;王科;邓建平;;后路寰椎减压枕颈融合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J];兵团医学;2010年03期 |
3 |
秦金桥,李保良,王兴水,魏思奇,王建民,方达刚;寰枢椎脱位5例治疗体会[J];解剖与临床;2004年04期 |
4 |
陈桂芳;;1例脑瘫合并寰枢椎脱位患儿的围手术护理[J];广东医学;2010年15期 |
5 |
周飞翔;;Magerl术治疗外伤性寰枢椎脱位[J];浙江创伤外科;2010年05期 |
6 |
傅岳坤;寰枢椎脱位伴多椎体椎弓峡部骨折一例[J];中国骨伤;1995年06期 |
7 |
夏鑫;拳击颌面部致寰枢椎脱位1例[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
8 |
林强;手法整复治愈儿童自发性寰枢椎脱位1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7年12期 |
9 |
周定标!100853,张远征!100853,余新光!100853,薛怀安!100853,程东源!100853,许百男!100853,朱儒远!100853,张纪!100853,段国升!100853;自发性寰枢椎脱位(附155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
10 |
熊建义,李振宇,肖建德;APOFIX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J];实用骨科杂志;2002年02期 |
11 |
陆宏艳;莫峥嵘;陈淑玲;;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7期 |
12 |
;第一届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内固定技术学习班通知[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09年02期 |
13 |
尹庆水,刘景发,夏虹,吴增晖,昌耘冰,章凯,艾福志;经口咽前路枢椎椎体次全切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4 |
刘景发,吴增晖,徐国洲,刘少喻,区锦华,钟润泉;寰枢椎骨折与脱位的外科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1998年03期 |
15 |
尹庆水,刘景发,夏虹,吴增晖,张余,章莹,潘刚明;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1期 |
16 |
游辉;陈荣春;郭来洲;;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3例报告[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7 |
曹飞;王世海;张福华;;经口咽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02期 |
18 |
孟钊,刘燕京;小儿非外伤性寰枢椎半脱位早期诊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9 |
沈宁江,王书成,卢传新,欧阳甲;寰枢椎脱位的机制及诊断[J];颈腰痛杂志;1998年03期 |
20 |
曹正霖,刘景发,钟世镇;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