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分光光度法研究偶氮胂Ⅲ与镧、钆的配位反应

胡美仙  王文兰  
【摘要】:在水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偶氮胂Ⅲ与稀土元素镧、钆的反应。在 pH=2.99和 pH=4.79时测得偶氮胂皿及其与镧、钆配合物的吸收曲线。得到介质酸度及配合剂用量对配合物吸光度的影响。仅在 pH=2.7~3.0范围内吸光度变化不大。配合剂用量增加吸光度增大。并用摩尔比法、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及平衡移动法测得镧、钆与偶氮胂Ⅲ的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1,而且还存在1:2的配合物。同时测定了它们的稳定常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凡政;朱陈银;;离子液体[Bmim]BF_4-NaH_2PO_4-偶氮胂Ⅲ体系中La(Ⅲ)的存在形态及测定[J];稀有金属;2008年03期
2 夏益琼,鹿辉祥;表面活性剂和乙醇存在下镧(铈)与偶氮胂Ⅲ的显色反应研究[J];云南冶金;1994年07期
3 邓凡政,石影,李霞;铜(Ⅱ)、锌(Ⅱ)、镍(Ⅱ)、铁(Ⅲ)、铝(Ⅲ)萃取分离研究──聚乙二醇—硫酸铵—偶氮胂Ⅲ体系[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4 于锦,张洪,贾冠英,杨军,姚春生;通过回归正交设计用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镧和铈[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李庆成;偶氮胂Ⅲ与铋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J];冶金分析;1994年03期
6 于京华,张智军;偶氮胂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年01期
7 乔治忠,周之荣,张丽珍;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钴[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虞光禹,黄祖荣;偶氮胂Ⅲ与镍显色反应的研究[J];冶金分析;1992年04期
9 夏畅斌;偶氮胂Ⅲ光度法测定江水中痕量铬[J];分析化学;2000年06期
10 黄典文,卢业玉,区良益;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1 金问龙,姚明霞;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铀矿石分析中的应用——偶氮胂Ⅲ光度法直接测定铀时钙离子干扰的消除[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12 张云;偶氮胂Ⅲ与镍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J];冶金分析;1992年06期
13 П·КСПИЦЫН ,黄德树;稀土(y、Sc)—Mo—偶氮胂Ⅲ异核金属络合物的分析研究稀土元素和钪共存时的测定[J];江西冶金;1984年04期
14 赵丽瑞,张淑云;稀土—偶氮胂Ⅲ配合吸附波法测定稀土元素[J];河北化工;1999年01期
15 李祖碧,曹秋娥,侯能邦,徐其亨;偶氮胂Ⅲ催化光度法测定锇[J];黄金;1999年12期
16 韩波,王丽苹,刘淑云;铅—钼—偶氮胂Ⅲ异金属双核三元络合物法测定车间空气铅[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5年04期
17 林清英;镧在镍铬钴钨合金中的偏聚作用[J];中国稀土学报;1998年02期
18 金钧,王道,武少华,叶青,周克斌;镧、铈比对Pd-TWC性能的协同效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9 黄典文,陈耀文;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铈[J];冶金分析;2001年06期
20 李北罡;偶氮胂-Ⅲ-稀土显色反应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玉;闻达;吴磊;龙毅;叶荣昌;万发荣;;杂质分布对稀土金属钆水中腐蚀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2 张泽玉;闻达;王东;龙毅;叶荣昌;万发荣;;钆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3 曾宏;牛培利;岳明;张久兴;;不同尺度下金属钆的磁热效应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4 张素芳;翟学良;李纪标;王焕英;王文英;;SEM研究镧对钛酸铅晶体结构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束奇峰;张家芸;;亚锰酸镧及其A位掺杂物的结构与缺陷[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6 朱立红;徐芳;孙秋香;祝心德;;镧(Ⅲ)配合物的微型实验合成与晶体结构[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7 李峰;刘向东;任慧平;刘宗昌;刘亚丽;;稀土镧在纯净钢中固溶及对夹杂物的影响规律[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志民;王瑞芬;赵娜;王淑萍;张建军;;镧、邻甲基苯甲酸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李良超;李自成;袁良杰;张克立;孙聚堂;;水杨酸镧的流变相合成、表征及掺杂Tb~(3+)的水杨酸镧的发光性质[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杨栋;陈建设;韩庆;刘奎仁;冯乃祥;;稀土镧添加对galvalume热镀层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A];第15届全国腐蚀与表面保护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腐蚀与表面保护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黎晖;镁锂合金表面化学镀、转化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于彤;长期低剂量摄入氯化镧对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杨敬华;氯化镧对大鼠学习记忆以及海马Ca~(2+)/CaM-CaMKIV-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杨一青;催化裂化催化剂新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裂化反应性能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全红;钛酸钡基载体及其负载镍催化剂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启华;一些有机分析试剂在环境和生化分析中的新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杰;稀土元素镧对逆境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郝春;磁致冷材料钆的腐蚀与防腐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王艳;镧、铈对小麦酶活性及矿质元素利用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5 邓苏君;阿魏酸铈(镧)配合物的机械化学合成与表征[D];南昌大学;2008年
6 李锦;Ag-S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鲁帅;氯化镧对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蔡贤雷;高氯酸盐对水花生的影响及镧的调控作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周康伦;A3钢表面Zn及Zn合金薄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王蓉;稀土对肿瘤细胞生长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进欣 丁 铭;我国稀土业为何遭遇廉价之痛[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2 朱永;记核研院我参与取得成功的几项研究[N];新清华;2004年
3 佚名;合成宝石、人造宝石和仿造宝石的区分[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王迅;包头向稀土开发应用产业化基地迈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