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CAI基因的亚克隆表达与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CAI基因 ,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保护效果测定 ,评价其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 方法 将SjCAI基因亚克隆至pGEX 5X 3载体 ,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ER2 56 6 ,在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 ,用表达产物免疫小鼠 ,并设分别注射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和PBS的两组对照组 ,观察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在IPTG诱导下 ,表达载体中的SjGST基因与重组的SjCA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 ,将其免疫小鼠 ,诱导产生了 2 9.87%的减虫率和 6 3.71
|
|
|
|
1 |
毛才生;;恶劣条件对日本血吸虫生殖细胞的发育和运动的影响[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0年02期 |
2 |
管晓虹,洪静婉,吴观陵,赵慰先;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的电泳分析[J];现代免疫学;1982年05期 |
3 |
严自助,A.Hochmann;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肾脏内免疫复合物的观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4期 |
4 |
严自助,L.H.Perrin,E.Ramirez,P.H.Lambert;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初步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4期 |
5 |
李军;周正宇;;硝硫苯醋及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与分子轨道指数间关系的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6 |
;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对虫卵肉芽肿形成的致敏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7 |
袁鸿昌,E.S.乌伯坦,M.柯汝察巧,V.昆苞丽万;东方人类血吸虫及其螺蛳宿主交互感染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9年02期 |
8 |
周蕊,缪德强,张一伟,韩跃,张声海,朱瑞淑;单克隆抗体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J];四川动物;1989年01期 |
9 |
巫俊侠,陈鸿雏,邱则吟,苏永芳,刘光惠,王捷;滇、川、皖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比较实验初报[J];四川动物;1990年01期 |
10 |
毕晓云,周述龙,李瑛;钉螺体内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期的形态及其扫描电镜观察[J];动物学报;199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