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静风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探讨

朱韶峰  黄吉  
【摘要】: <正> 大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稀释最主要的因子是风和湍流,通常情况下,风速切变大,则湍流强,大气污染物的混合作用和湍流交换也大,这更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反之,风速甚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但尤其是在静风条件下,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迁移,故对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较高的区域,要特别重视静风和小风的变化。目前一般的处理静风方法有三:其一,利用静风扩散模式来研究;其二,是将静风资料略去;其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洪新如;郑铃;孙庆华;;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2 彭晓武;相红;陈惠明;许振成;彭晓春;郭庶;;广州市部分气象因素与大气中SO_2等污染物浓度的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12期
3 王艳秋;杨晓丽;;哈尔滨市降水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稀释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05期
4 于文革;王体健;杨诚;孙莹;;PCA-BP神经网络在SO_2浓度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2008年06期
5 王云霞;张丽珍;孟令尧;裴青;;计算机层析技术重构算法在大气遥感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夏琨;王春玲;王宝鉴;;气象条件对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1年01期
7 范新强;孙照渤;;1953—2008年厦门地区的灰霾天气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8 巢俊民;;贵溪冬季辐射逆温的特点及对大气污染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9 周荣芳;;浅谈逆温灾害及其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10 曹文俊 ,朱汶;微风时局地大气扩散及SO_2浓度分布的初步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11 闫淑杰;王咏梅;;运城市空气污染的气象预报[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12 李潮流;康世昌;丛志远;;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峰冰川区夏季风期间大气气溶胶元素特征[J];科学通报;2007年17期
13 孙孟伦;陆桂林;张崇蝉;;西安市区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J];灾害学;1989年04期
14 陈长和 ,何玉贵 ,黄建国 ,施介宽;用平衡气球估算静风条件下的三维扩散参数[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15 J.F.B.Mitchell;李丽;;污染物对全球气候的影响[J];气象科技;1985年01期
16 朱韶峰;;浙江大气污染系数的分布[J];科技通报;1988年04期
17 张朝能;宁平;沈武艳;马彩霞;赵志坚;;高原山区城市流场观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04期
18 盛裴轩,毛节泰;我国大气污染物远距离传输的估计——Ⅰ:轨迹分析[J];气象学报;1987年01期
19 梁汉明,董保群,任阵海,吴中勇,陈隆勋;大气污染物含量分布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1992年10期
20 朱燕舞;谢品华;窦科;刘世胜;秦敏;李素文;司福祺;刘文清;;大气污染物垂直廓线扫描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虹;;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臭氧观测及变化规律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 气象分卷)[C];2006年
2 朱宝;胡荣辰;;南京市大气污染状况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赵丽平;胡良温;周汾涛;赵同应;王小兰;;风温场特征对太原地区空气污染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黄义;范绍佳;刘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次区域性灰霾过程气象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吴兑;;中国大陆灰霾天气的典型个例(台风外围、沙尘、海盐)[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侯灵;姚展予;;环北京地区气溶胶与降水的周循环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7 龚道溢;;为什么中国的小雨频次在减少[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Hsin-Hsing Chia;Chi-Cherng Hong;Huang-Hsiung Hsu;;Decad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and Cold Surge Frequency in Taiwan[A];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子华;;城市发展对雾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10 陈燕;陈建新;易伟霞;温洛;;南阳市灰霾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晋瑜;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张磊;大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对辽中地区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路婵;大气污染物与气象条件对长沙城市能见度的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4 骆奇;丘陵地形大气污染物输移扩散风洞实验[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琛;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欢;广西钦州港工业项目大气扩散模式的选取及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王德辉;珠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污染形成机制与遥感监测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8 李英华;大气气溶胶辐射参数化方案的对比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9 贺伟光;开封市污染气象特征与大气环境容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程苗苗;基于OMI数据的浙江省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动态分布[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朝迎;逆温——冬季大气污染物的帮凶[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黄永明;深度透视:大气污染加重西北旱情[N];云南政协报;2007年
3 张艳飞;霾日益加剧的气象危害[N];北京日报;2007年
4 杨学聪;再有一个好天“蓝天目标”实现[N];北京日报;2004年
5 环境系 吴烨;殚精竭虑 确保奥运蓝天[N];新清华;2008年
6 张金平;话说天气现象——雾[N];安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晔通讯员 汪保安;我们该如何应对亚洲季风气候变化?[N];科技日报;2008年
8 姚润丰;罕见大雾袭击我国大部地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本报记者 任佩璐;关注天气、气候与空气[N];新疆日报(汉);2009年
10 赵磊;部分地区已具调整供暖期条件[N];北京商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