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硝化抑制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钰莹  张妍  汪哲远  李廷强  
【摘要】:以酸性和中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 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 DMPP)与玉米秸秆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DMPP、DMPP+300℃生物炭(DMPP+300BC)、DMPP+500℃生物炭(DMPP+500BC)。结果表明:与单施DMPP处理相比,DMPP配施500℃生物炭使中性水稻土中水稻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5%和10.6%(P0.05),但对酸性水稻土作用效果不显著。DMPP配施生物炭能够有效延长硝化抑制时长,在水稻培养42 d后,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高于单施DMPP处理;DMPP配施生物炭能够有效抑制NH_4~+-N向硝态氮(NO_3~--N)转化,且对中性水稻土的效果优于酸性水稻土,500℃生物炭的效果优于300℃生物炭。水稻培养21 d后,与单施DMPP处理相比,DMPP配施300℃和500℃生物炭使酸性水稻土反硝化活性分别降低了45.4%和80.9%(P0.05),并显著高于中性水稻土。水稻培养21 d内,与单施DMPP相比,DMPP配施生物炭对2种水稻土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 AOA)丰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酸性水稻土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AOB)的丰度,而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DMPP配施500℃生物炭能够通过延长硝化抑制时长和降低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樊鹏飞;刘文;任天宝;陈静;刘英杰;王省伟;袁晓静;刘国顺;;滴灌减氮下生物炭基肥对植烟土壤无机氮组分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05期
2 杨德毅;吾建祥;潘明正;刘莉;虞冰;马婧妤;;施用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年02期
3 李帅霖;上官周平;;生物炭对不同水氮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年02期
4 王悦满;高倩;薛利红;杨林章;李辉信;冯彦房;;生物炭不同施加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年01期
5 康日峰;张乃明;史静;包立;张传光;;生物炭基肥料对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年06期
6 马壮;;生物炭在大豆上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5年02期
7 谷学佳;王玉峰;张磊;;生物炭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年06期
8 代红翠;陈源泉;王东;肖禾;张学鹏;李超;隋鹏;;生物炭对碱性砂质土壤小麦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9 田阿林;雷涛;邹应斌;黄敏;;施用生物炭对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8年03期
10 黄娴;张兴伟;王震洪;;添加生物炭对黄壤种植油用牡丹生长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8年02期
11 王丽;;生物炭基肥料在水稻上施用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年02期
12 王冠丽;孙铁军;刘廷玺;程功;;施用生物炭对干旱区玉米农田碳足迹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年11期
13 孙宁川;;生物炭处理有利于棉花生长及产量[J];农家顾问;2016年04期
14 魏彬萌;王益权;李忠徽;;烟杆生物炭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韩光明;蓝家样;陈全求;张胜昔;李国荣;;生物炭对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2 王智;王真;罗颖;占亚楠;孟亚利;周治国;;生物炭添加对作物氮吸收与~(15)N回收利用率的影响[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3 张又弛;范家俊;孙健;侯艳伟;蔡超;;不同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油菜镉吸收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4 张继宁;周胜;陈桂发;孙会峰;;生物炭对滩涂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A];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刘慧敏;朱广石;赵长江;;生物炭对盐碱土中高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6 张圣也;刘慧敏;赵长江;李佐同;;碱胁迫下生物炭对绿豆幼苗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的影响[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范龙;单双吕;张恒栋;陈佳娜;赵春容;曹放波;王玉梅;黄敏;邹应斌;;生物炭施用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A];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7年
8 陈婧婷;武沛然;李彩凤;王玉波;;生物炭对盐碱胁迫下甜菜氮代谢的影响[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9 张赛;庞孜钦;胡朝华;袁照年;;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潜力研究[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0 廖芬;杨柳;秦翠鲜;汪淼;陈忠良;黄东亮;李杨瑞;;生物炭和氮互作对甘蔗农艺性状和氮利用率的影响[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1 代快;计思贵;张立猛;李江舟;乔志新;焦永鸽;张庆忠;;生物炭对云南典型植烟土壤持水性及烤烟产量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12 陈懿;陈伟;林叶春;程建中;潘文杰;;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态和烤烟生理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农业主题[C];2016年
13 庞孜钦;胡朝华;袁照年;黄锦文;;减量施氮和配施生物炭对甘蔗连作土壤氨氧化作用的影响[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4 张丽莉;付春娜;秦小川;邵思成;胡博文;魏峭嵘;石瑛;;生物炭对马铃薯品质及产量的影响[A];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阎海涛;生物炭对植烟褐土的改良效应及其微生态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袁珺;生物炭表面有机分子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斯林林;生物炭配施化肥对稻田养分利用及流失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年
4 廖芬;不同生物质来源生物炭品质差异及对甘蔗氮素利用效应[D];广西大学;2018年
5 孟繁昊;生物炭配施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6 王毅;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山东烟区植烟潮褐土的改良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7 苗微;生物炭陈化对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8 刘德福;生物炭对盐碱化农田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20年
9 赫天一;生物炭对土壤镉赋存形态和水稻镉积累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10 丁春霞;几种材料对二氯喹啉酸的吸附及缓解烟草药害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1 朱倩;磷高效大豆生长和光合生理代谢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12 程效义;生物炭还田对棕壤氮素利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3 肖茜;生物炭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运移、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4 岑睿;不同改良剂对河套灌区典型土壤理化特性及作物生长影响机理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璐;生物炭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天津农学院;2019年
2 李建荣;玉米耐旱性对生物炭及氮肥调控响应的生理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3 蒋容;模拟增温与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生长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4 史文华;生物炭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5 冉成;生物炭对苏打盐碱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6 冯美玲;生物炭和氮添加对白芨土壤养分、生物量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7 李天鹤;生物炭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8 许欣;生物炭与氮肥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李伟;黄土高原施用生物炭对麦田土壤N_2O排放及理化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张莉萍;生物炭对大豆镉吸收及根际氮循环相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1 郑翔宇;施用生物炭对冬小麦生长及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2 Muhammad Ayaz;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生物炭对养分利用效率和淋失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3 武沛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盐碱胁迫下甜菜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14 许欣桐;减肥条件下生物炭与耕作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15 范龙;生物炭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16 庞孜钦;氮肥与生物炭对甘蔗生长及土壤氨氧化作用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17 于翔宇;施用石灰与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竹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18 张妙;生物炭与PAM共施对土壤水分、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9 纪君;生物炭施用对南方油菜水稻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0 唐毅;黑土区生物炭对阿特拉津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征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