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与鱼肝微粒体P450的相互作用
【摘要】:为了评估毒死蜱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比较研究了毒死蜱对斑马鱼、麦穗鱼及太阳鱼的急性毒性,3种鱼肝微粒体P450酶系对毒死蜱的脱硫转化作用及毒死蜱对肝微粒体P450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对斑马鱼、麦穗鱼及太阳鱼的96 h-LC50分别为1.94,0.0273,0.0681 mg.L-1。3种鱼肝微粒体P450酶系对毒死蜱代谢的Vm ax/Km值分别为:1.67×104,5.00×104,2.00×104,即代谢能力大小为麦穗鱼太阳鱼斑马鱼,与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相吻合,从而P450酶系的脱硫转化活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毒死蜱对3种鱼的毒性差异。试验浓度毒死蜱对3种鱼的P450酶系的影响不显著。
|
|
|
|
1 |
崔林燕;;混配乳油中毒死蜱的测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4期 |
2 |
刘新,尤民生,魏英智,廖金英,叶绿绿,陈金;降解毒死蜱曲霉Y的分离和降解效能测定[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1期 |
3 |
李红梅;魏艳丽;任艳;张新建;王贻莲;李纪顺;杨合同;;一株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0年02期 |
4 |
陈舜华,钟创光,赵小奎;几种淡水动植物对~(14)C-毒死蜱的吸收、分布和消长的研究[J];核农学报;1998年05期 |
5 |
曾益良,康乐,秦小薇,王大生,张文吉,王杰,王同顺,廖淙族;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增效混配制剂对斑潜蝇属害虫的防治效果[J];昆虫学报;2002年05期 |
6 |
张培培;左艳梅;张强;;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
7 |
刘新,尤民生,魏英智,蔡志成,廖金英;木霉Y对毒死蜱和甲胺磷的降解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8 |
张利;刘红玉;曾光明;张慧;张林达;刘婕丝;;一株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
9 |
高四维,朱国念,吴慧明;毒死蜱对家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J];白蚁科技;1997年03期 |
10 |
王其进;陶玉贵;谷浩;;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