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变化及调脂干预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调脂干预的作用。方法符合ACS诊断65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入院第2天)和治疗后30d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5mL,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ACS患者CRP、LDL、TC、TG含量明显升高,而NO含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CRP、LDL、TC、TG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而NO水平明显回升(P0.05)。结论ACS患者存在急性期反应,调脂干预能够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减少ACS发生。
|
|
|
|
1 |
李卫虹,毛节明,薛伟珍,冯新恒,赵一鸣,马俊良,李昭屏,谢道银,李树香;C-反应蛋白、内皮功能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年03期 |
2 |
燕如明,刘宗英,张世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3 |
成蕊宁;李崇民;冯占斌;袁博;赵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4期 |
4 |
胡奎;;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5 |
彭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实验室检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
6 |
涂丽珍;柏太柱;文孝纯;全昌发;赵庆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临床检测及其意义[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
7 |
金旭;张立晶;;C-反应蛋白联合肌钙蛋白I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23期 |
8 |
王红艳;;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8期 |
9 |
许国根;陈雯;陈小青;缪群;陈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03年01期 |
10 |
张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6期 |
11 |
李宁榕;黄琦;陈苏妹;吴素华;;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18期 |
12 |
何友作;袁尚恒;刘正辉;杜松柏;赵劲;高兴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年05期 |
13 |
张玉莲;郭志军;;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18期 |
14 |
赵敏军;韦永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0年35期 |
15 |
翁根龙;;N-末端脑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年04期 |
16 |
丁巍;魏渝娟;万德中;左云慧;张浩;禄秀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C-反应蛋白水平[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4期 |
17 |
陈广新;李素梅;吴小梅;苏学飞;;C-反应蛋白与肌钙蛋白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21期 |
18 |
赵宇;杨莉莉;康晓新;;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年03期 |
19 |
闻平;陈蕾;郭月芳;;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年06期 |
20 |
朱晓云;朱继金;;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