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消费欺诈之阻却事由探究

颜辉  朱骏  
【摘要】:修订之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惩罚性赔偿条款由原先的"退一赔一"改为现在的"退一赔三"且对最低赔偿额进行确定。欺诈作为惩罚性赔偿责任归结的前提,学界和实务界对其如何认定意见不一。在比较《合同法》欺诈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实务中未造成财产损害、主观过失以及知假买假等能否作为消费欺诈的阻却事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周博文;;论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司法意义[J];公安研究;2008年12期
2 张翔;;刑法领域的基本权利冲突及其解决[J];人民检察;2006年23期
3 侯晓光;;违法性与犯罪构成要件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吉朝珑;冯军;;网络隐私侵权之法律规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孙昆鹏;;论被害人承诺的理论基础及其体系定位[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冯军;;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吉朝珑;;网络隐私权私法保护之框架构建[J];河北法学;2008年05期
8 张付杰;;监督过失责任论[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9 丁彩霞;;论侵害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阻却事由[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宋振宇;;论商标的合理使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3期
11 张毅辉;;重婚无效宣告的法律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2 张小虎;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之探究[J];求是学刊;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国鹏;注意义务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吴伟民;论非法行医罪[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