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退出、呼吁与地方公共事务治理:一个分析性框架的建构

范良聪  鲁建坤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的成绩,却在公共事务领域遇到诸多治理难题。对此,经济学家常常依托"用脚投票"机制,在地方政府竞争框架下展开解读;而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则依托"用手投票"机制,强调政治社会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及其作用机制。借助赫希曼的"退出—呼吁"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合这两种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图捕捉其作用的条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把地方公共事务治理视为一个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联合生产的过程,详细剖析了"用手投票"机制发挥作用的三条机理路径。基于面板数据,本文还以因特网普及率作为"用手投票"能力的代理变量,对呼吁机制在约束地方政府腐败行为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理解中国改革成绩与问题并存背后的原因,需要同时考虑退出和呼吁机制,相关制度设计应维持两者的平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献忠;谢炜烨;黄玉梅;;权威多元化:现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愿景[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5期
2 温新民,左金风;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管理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3 王家峰;;公共事务治理与社团主义模式[J];行政论坛;2007年03期
4 陈娟;;复合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为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春福;;思维方式的演进与公共事务治理方式的变革[J];理论探讨;2011年03期
6 梁横江;;论公共事务治理的二元对立特征及其缺陷[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汪锦军;;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寻求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平衡[J];行政论坛;2009年01期
8 谭英俊;;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反思与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吴文勤;;公共性:现代公共事务治理的价值回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闫小沛;李双双;;我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研究路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1 胡苏;向松林;;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跨界公共事务治理探析——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改革与开放;2013年23期
12 谢丽玲;蒋辉;;跨域公共事务治理制度演进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5期
13 吴光芸;李建华;;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4 ;社区的烦恼⑴ 楼门长的“接班人”越来越难找了[J];社区;2011年15期
15 蒋辉;;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6 陈娟;;城市公共事务复合治理:杭州的实践与再创新[J];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07期
17 赵春草;;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与农民关系错位的调适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8 杨平璋;;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行政生态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9 武超群;杨柳;;“多中心”模式下公共事务治理的政府角色探究[J];领导科学;2013年11期
20 孙荣;王文章;;从集体行动逻辑到公共事务治理——对业主组织的启示[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芸;;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化及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影响[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没有万能解药”——公共事务治理之道[A];共识(2010秋刊04)[C];2010年
3 董石桃;;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基本路径与趋向——基于L市唐家村的调查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建义;;自主供给:公共事务治理的底层政治生态[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翠娥;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D];云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2 黄玉梅;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的权威主体多元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孙一茗;公民社会视阈下中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李康;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申丽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靳洪波;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合作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姚丹云;民族村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农民行为逻辑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明美;多中心治理视域下大连市公共事务治理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9 张鑫;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合作模式构建[D];延安大学;2015年
10 陶荣兄;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朋;协商民主能解决哪些问题[N];学习时报;2013年
2 李静;激发共同治理的活力[N];新疆日报(汉);2014年
3 罗公利 牟宗荣 张立海;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
4 沈鹏;探索更加有效的县域公共治理途径[N];人民日报;2011年
5 兴县县委党校 白雪梅;浅谈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方向[N];山西党校报;2010年
6 武汉大学 程垒 盖鹏;加强公共信用的公众治理[N];光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