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TGF-βRⅠ、Smad2、Smad3及Smad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孙燚  宋建星  汪滋民  陈江萍  陈颖  谭晓洁  白晋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严欣;高建华;陈阳;宋玫;刘晓军;;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的家系连锁分析定位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5期
2 靳睿,高建华,刘晓军;多重PCR在瘢痕疙瘩Fas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3期
3 翟晓翔,罗文辉;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现状及展望[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江沁;陕声国;;瘢痕疙瘩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5 朱小勤;陈国庆;;应用皮肤扩张器修复散在瘢痕疙瘩1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3年03期
6 贺忠文,袁志芳,王标,高慧;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分子CD_(44)表达[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7年03期
7 康尔恂,吴延芳;血清铜蓝蛋白ELISA法测定及在瘢痕疙瘩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年02期
8 罗定泰!430079武汉,罗定安,陈学杰,宋敏;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J];临床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9 钱根健;二氧化碳激光切除配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10 李建凤;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100例[J];现代康复;2001年10期
11 袁家德!266011,孙丽双!266011;手术加放射性核素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年03期
12 林新瑜,罗旭松;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7期
13 康尔恂,吴延芳,孙乔莉;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研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年02期
14 徐素卿;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瘢痕疙瘩198例[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15 杨信茁;;耳廓瘢痕疙瘩15例报告[J];中国疗养医学;2006年02期
16 金素慧;余光伟;王连聪;韩春茂;;手术切除加电子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J];浙江医学;2006年09期
17 李荟元;刘仲荣;王正辉;李丽霞;屠军波;;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5期
18 李荟元;;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07期
19 韩恒祥;;卡介苗接种局部发生瘢痕疙瘩原因的探索(摘要)[J];中国防痨杂志;1979年00期
20 李章全;中西结合治瘢痕疙瘩[J];四川中医;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为;;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体会[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于波;;应用瘢痕上皮回植术治疗耳部巨大瘢痕疙瘩[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章俊;汪发生;王玉玲;;瘢痕疙瘩核心摘除术+锶90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甘承;;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秦泽莲;黄琛;李博仑;;基于文献挖掘的瘢痕疙瘩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甘承;;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章俊;王玉玲;汪发生;;瘢痕疙瘩核心摘除术+锶90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卓阳;曾兴业;周雪雪;黄大道;;瘢痕疙瘩发病风险与Fas基因-670位点多态性[A];2011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沈頔;邢新;王晓云;徐达圆;杨超;;环孢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阮仁杰;;髓核剥离术加得宝松针局封治疗耳廓瘢痕疙瘩46例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淑芳;复方芪参提取物抗瘢痕疙瘩的TGF-β/Smad信号转导及MAPK通路调控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杨力;SMAD3和SMAD7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的介导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时强;通过改变Smad4的表达研究BMP7-Smad4-Id2信号通路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12年
4 贺文芳;Smad2在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任敏;芩丹胶囊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军;晶状体上皮细胞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伟;BMP/Smad信号通路对猪卵泡颗粒细胞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惕;慢病毒介导Smad7基因对角膜增殖与纤维化的抑制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9 宝轶;转化生长因子胞内信号蛋白Smad2/3在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齐心;Smad4在维持胚胎心脏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碧薇;瘢痕疙瘩形成中TLR4、7与Smad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黄维娟;复方芪参提取物体外抗瘢痕疙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烨;4个SNPs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瘢痕疙瘩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丁云鹏;两种瘢痕疙瘩综合治疗方案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甘承;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李永峰;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辉正;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70例回顾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杨荞榕;脉冲染料激光对瘢痕疙瘩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龚桃根;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分析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10 郭雷洋;瘢痕疙瘩微淋巴管密度与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晴晴;瘢痕疙瘩咋治疗?[N];健康时报;2004年
2 皮肤科 黎胜强;瘢痕疙瘩的防治[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胡献国(副主任医师);巧除瘢痕疙瘩[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4 衣晓峰;治疗瘢痕疙瘩 避免步入误区[N];健康报;2004年
5 特约记者 衣晓峰;治疗瘢痕疙瘩 避免步入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6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 王乡宁 杨正兵 熊浩;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和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体会[N];健康报;2011年
7 南国;丹参注射液可除瘢痕疙瘩[N];健康报;2002年
8 胡献国;丹参注射液可消除瘢痕疙瘩[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9 河北 主治医师 胡松;祛除瘢痕疙瘩外治方[N];家庭医生报;2005年
10 付德明;曲安奈德联合5-Fu治瘢痕疙瘩[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