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李章华  廖文  刘世清  张玉富  王常勇  赵强  
【摘要】:目的探讨用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羊左跖骨中段形成21 mm长的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组单纯植入β-TCP;空白组骨缺损不作处理。术后1、3、6个月分批处死动物,缺损区行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和扫描电镜等检测。空白对照组6个月取材。结果实验组,骨缺损部位新生类骨样组织、编织骨和板状骨出现的时间都较对照组早,并且不经软骨介导即能直接成骨,而对照组以“爬行替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镝,英斌,吕永利,高景恒;骨组织工程的进展[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2 杨志明!610041成都市,解慧琪!610041成都市;显微外科技术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的地位与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3 陈富林,毛天球,陶凯,丁桂聪,刘宝林,顾晓明;负载牙种植体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构建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4 金丹,裴国献,王前;骨髓基质细胞与钙磷陶瓷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3期
5 VacantiCA ,BonassarLJ ,VacantiMP ,金丹;利用组织工程化骨进行撕脱指骨的置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年04期
6 刘尚礼,宋卫东;组织工程学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与进展[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1年01期
7 裴国献;骨组织工程研究现状与趋势[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向勇,蒋伟 ,蒋建新;第九届全国创伤学术交流会、第八届全军战创伤外科专业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交通伤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10期
9 万超,杨庆铭,邓廉夫,何川,沈玮,朱雅萍;兔MSCs-PGA复合物在RCCS中的成骨潜能[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陈滨;骨移植物与再血管化[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玉峰;王阳;熊猛;郭树忠;柳大烈;;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日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张志愿;蒋欣泉;陈建国;马贵骧;周晓健;陈万涛;;hBMP4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及其体内植入试验[A];第三届中国国际暨第六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章军辉;陈永强;汤亭亭;楼觉人;郝永强;郁朝峰;戴尅戎;;透明质酸复合BMP-2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干缺损的实验研究[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翟敏;潘可风;;新型聚乳酸构建组织工程骨支架修复兔下颌骨缺损实验研究[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高瞻;何黎升;陈富林;毛天球;;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罗莉;胡小毅;;成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阳富春;杨志明;李秀群;周悦婷;林凡;秦廷武;罗静聪;解慧琪;;猕猴组织工程化骨异体植入后IL-2及其受体的表达[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冬梅;王成焘;铁瑛;;颌骨缺损重建与生物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9 叶茂昌;周来生;刘雨生;李容新;王来平;康然刚;陈梅梅;;应用预制型无机诱导因子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行颌骨缺损重建的初步报告[A];2005国际暨第八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彬;张西正;吴金辉;郭勇;;乳鼠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培养的实验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卫兵;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复合β-磷酸三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进行胸椎后路融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何东宁;快速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条件优选及eNOS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赵子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与软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润良;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薄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骨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6 张勇;腺病毒介导的mCbfa1基因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7 程雷;BMP-7局部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化骨对脊柱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郑培惠;BMP-2基因转染ADSCs复合CTCP成骨及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韩大庆;破骨细胞完善体外类骨组织重建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运生;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钱奇春;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组织工程化骨构建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王育才;牛煅烧骨bBMP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晓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周江;骨髓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联合种植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徐松柏;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人工颅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宋斌;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赵勤鹏;BMSC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家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9 苗宗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及其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康然刚;应用预制型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行山羊组织工程化骨构建的放射性核素显象监测[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玲;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2 ;组织工程研究首次用于临床[N];经济参考报;2004年
3 陈祖亮;老人骨折愈合慢怎么办[N];健康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