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同心双环切口乳腺区段切除缩乳术
【摘要】:目的 介绍一种乳房缩小术的新方法。方法 以乳头为中心在乳晕缘及其外周作内、外两同心圆切口 ,两圆半径相距 2~ 4cm ,双环间去表皮 ,在外环切口以外的乳房范围内作广泛的皮下分离 ;在剥离出的乳腺内、外及下方分别对乳腺组织作放射状桔瓣样楔形区段切除 ,保留第 4肋间神经径路的乳腺组织和剩余乳腺结构的完整性 ,分层缝合缺损部乳腺组织 ,利用乳晕外周的真皮帽与其周围的乳腺组织塑形缝合 ,用 7号丝线在乳腺上部向第 2、3肋固定缝合数针。外圆环切口用荷包式缝合 ,将其缩小到与内圆环切口相等 ,然后缝合切口。结果 共为 8例 15只乳房轻、中度巨乳症施行手术 ,乳头、乳晕无坏死且功能良好 ,切口瘢痕不明显 ,形态满意。随访病例中 1例婚育者哺乳功能良好。结论 乳晕同心双环切口乳腺基底蒂乳腺区段切除缩乳术是一种无明显瘢痕、形态好 ,保持乳房功能、设计更合理的术式 ,适应于轻、中度肥大乳房的缩乳术
|
|
|
|
1 |
丘山主;;关于乳房缩小术的问答[J];健康天地;2003年13期 |
2 |
颜玲,陈林峰;乳房缩小术的并发症分析及适应证选择[J];中国美容医学;1999年02期 |
3 |
汪晓蕾;;妊娠后乳房缩小术的远期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1年03期 |
4 |
王炳(?),薛昊罡,李大村,韩建群;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术45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2年07期 |
5 |
修志夫;陈宗基;;乳房缩小术后乳头过高畸形的矫正[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0年00期 |
6 |
韩建群;;没有垂直疤痕的下蒂瓣乳房缩小术[J];中华烧伤杂志;1986年01期 |
7 |
亓发芝,顾建英,张学军,杨震,施越东,徐剑炜;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术[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
8 |
彭福仁;黎信森;陈石海;;蒂在上的乳房缩小术的初步经验[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9 |
王文革,牟红芳;改良式上蒂法行乳房缩小术[J];青岛医药卫生;2004年04期 |
10 |
彭福仁,黎信森,陈石海;蒂在上的乳房缩小术[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
11 |
李傅健,马少林,王原路,阿衣夏木;应用改进的下蒂瓣乳房缩小术(附24例报告)[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6年04期 |
12 |
刘毅,薛晓东,肖斌;改良反向双“V”切除法球形巨乳缩小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0年01期 |
13 |
郑妍丽,郭杰;乳晕切口乳房缩小术[J];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19期 |
14 |
王忠平,张柯,杨渠平;U形双蒂非真皮瓣乳房缩小术五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
15 |
熊伟;张新荣;梁玉霞;;环乳晕切口的乳房缩小术[J];兵团医学;2004年04期 |
16 |
聂婕;乳晕缘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年01期 |
17 |
亓发芝;顾建英;;乳房缩小术[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
18 |
潘淑娟;张金明;陈宇宏;;乳晕双环法乳房缩小术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9期 |
19 |
韩建群;;改良下蒂瓣乳房缩小术[J];中国美容医学;1996年01期 |
20 |
蒋学明;;Mckissock垂直双蒂瓣法乳房缩小术的改进[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