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2013-2014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CRE,采用自动化仪器方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或FDA标准进行判定;采用WHONET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CRE 538株,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22株占41.3%、大肠埃希菌72株占13.4%;CRE主要标本来源为呼吸道,共181株占33.6%;CRE除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结论 CRE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呈现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应加强对CRE的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此类耐药菌的传播。
|
|
|
|
1 |
孙慧文;;471株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及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
2 |
王慧;;肠杆菌科细菌快速鉴定管(Ⅱ型)[J];湖南医学院学报;1979年03期 |
3 |
诸培明;用微机检索肠杆菌科细菌[J];临床检验杂志;1987年02期 |
4 |
冯明年,刘志琛,李世福;肠杆菌科细菌的计算机鉴定[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5 |
周海凤,晏秀英,宫志芳;应用三种编码与常规法鉴定肠杆菌科细菌的结果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检验;1995年02期 |
6 |
姜杭华,吴振安;肠杆菌科细菌糖快速生化反应实验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3期 |
7 |
刘丽文,赵延昌,李森,陈正荣,王艳华;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表型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
8 |
于建华,闫文婧;肠杆菌科细菌编码微量鉴定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3期 |
9 |
王志刚;电脑智能在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年06期 |
10 |
徐岷,王玉萍,冯羡菊;肠杆菌科细菌684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
11 |
肖蔚,吴国玲,周立新;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2 |
邢志广;许世琴;郭珊;李庆丽;郭艳蕊;邵咏;张水山;杨小方;;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3期 |
13 |
彭健新;;应用国产生化微量管检验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5期 |
14 |
刘亚红;戴德银;仇晓峰;;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其感染防治[J];中国药业;2012年07期 |
15 |
解春宝;黄文芳;;肠杆菌科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4期 |
16 |
易富;蔡敏琪;梁凯;何宇佳;王竹琼;杨冬英;钱林波;农树红;;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谱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12期 |
17 |
吴乐;鉴定肠杆菌科细菌的快速微量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6年03期 |
18 |
蔡进源,张启英,王淑民;321株肠杆菌科细菌编码鉴定[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9 |
宗永兰,邵海枫,李珍大,杨毓华;肠杆菌科细菌共同抗原免疫斑点测定法及初步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年02期 |
20 |
莫凡,何英,卢道英;209株肠杆菌科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