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吉非替尼治疗,250mg/次,1次/d,直至患者肿瘤病情有一定的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而停药。比较发生EGFR基因突变(观察组)和未发生EGFR基因突变(对照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腺癌治疗的有效率(57.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鳞癌(70.0%)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Ⅲb期(75.0%)、Ⅳ期(53.8%)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7%,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
|
|
1 |
许运龙,郭昭扬,张云兴,许贤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
2 |
王继营,高珊,崔黎,黄丽春,宋立友;“双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2期 |
3 |
田静,李蓓兰;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一种新趋势[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
4 |
张世雯,周清华;不同的分割方案与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
5 |
胡发明,华波;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一项预后因素[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11期 |
6 |
于亮,王梅,张灿灼;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7 |
张利伟,刘树秋,陈海英,万锦华;立体定向适形放疗配合常规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5期 |
8 |
王肇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解救化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1期 |
9 |
朱尧武,杨宇飞;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2期 |
10 |
施敏骅,胡筠珠,胡华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年02期 |
11 |
周武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有效新药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2期 |
12 |
孙亚川;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现状[J];西藏医药杂志;2002年03期 |
13 |
钱忠豪;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酚主剂化疗:用~(99m)Tc-tetrofosmin胸显像预测反应[J];医学信息;2002年01期 |
14 |
王秀美,沈方臻,匡弢,刘克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03期 |
15 |
汪得喜
,袁建章
,伍惠红
,邓哲彤;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0,18水平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20期 |
16 |
张罗献;不同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
17 |
李金瀚;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共识点、难点和亮点[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5期 |
18 |
;礼来亚洲公司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在国内举办“2003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指引”宣传活动[J];中国癌症杂志;2003年02期 |
19 |
王建;射频毁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现状与进展[J];中国肿瘤;2003年12期 |
20 |
蒋凌志,吴尚洁;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循证医学证据引发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