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 对 6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进行X线胸片 (已有另文报道 )和高分辨率CT(HRCT)的动态观察。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连续进行CT观察检查 ,间隔 4~ 6d。结果 发病初期进行影像检查者 2 5例 ,CT表现为小片状影像者 2 2例 ,占 88 0 % (2 2 2 5) ;其中类圆形磨玻璃样影 2 0例 ,占 80 0 % (2 0 2 5)。其余 3 5例在进行影像检查时已发病 3d ,病变已经有所进展。 3d后患者肺部均出现多发大片状影像 ,其中呈单一磨玻璃样影者 10例 ,占 16 7% (10 60 ) ;磨玻璃样
|
|
|
|
1 |
李书田;;面记波(体层记波)摄影术的原理[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
2 |
祁吉;延髓的计算体层摄影术[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3年03期 |
3 |
张慕骞;庞秀清;王树校;高欣;伍伯辛;;小角度体层摄影术(Zonography)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1983年02期 |
4 |
刘国栋;牙科曲面体层摄影术[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6年05期 |
5 |
黄龙文;;针孔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术:方法和实验评估[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91年01期 |
6 |
M.Gogoll;M.Langer;D.Khler;Ch.Grund;李希仁;;全景厚体层摄影术的临床价值[J];放射学实践;1992年01期 |
7 |
张慕骞,高雄伟,王潮生,贾廷全,赖婷妹,郭新沂,盛玉霞,赵莲荣,张爱平,何小娟;改进小角度体层摄影术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药;1993年01期 |
8 |
赵善生;耿洪林;张谦;沙江;杨茂金;胡大伟;王诚恩;王书康;张利民;魏树臻;冯若彦;孙惠英;王福琛;;食管体层摄影诊断食管癌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3年Z1期 |
9 |
刘屹立,高同才,梁伟;CT在膀胱肿瘤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10 |
王聚贤,林美福,童跃,陈凤英,刘宝金,陈婉珍,池树琛;HRCT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价值(附2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