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不同产地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
【摘要】:目的: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常呈鳞片状剥落。丹参栽培品根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显微组织方面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木质部导管有直径较大和较小的相间排列形成的导管束;有的产地样品皮层有石细胞。丹参栽培品无石细胞;导管径向或切向排列,未见导管束。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不同,其根较粗壮肥实,直径可达1.2 cm;质坚实,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维管束19~24束,木纤维少。结论: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在材性状与显微组织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药材外观形态、根横切面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特征鉴别。
|
|
|
|
1 |
;对“崩漏”辨证治疗的初浅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2 |
赵国定;学习袁家玑教授化痰活血通络经验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
3 |
施瑞兰,李千笛;“丹蒲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
4 |
赵冠英;急性心肌梗塞124例中医分期论治的初步体会[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
5 |
顺庆生,李颖,郭济贤,竺叶青,毕兆岐,马虹新;防治冠心病中草药的研究 Ⅱ.中药丹参及其类似品的生药学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0年01期 |
6 |
;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Ⅱ.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的结构和药理[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
7 |
张德成,吴伟良,刘星阶,潘德济,杨春欣,张冰天;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 Ⅱ.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的结构[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0年05期 |
8 |
王志敏,陈立信,张月芳,丁光生,王志华,徐森根,范世藩;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和溶血的作用[J];生理学报;1980年01期 |
9 |
邢洪君,魏子孝,周铭心;钱伯煊老中医治疗不孕症二例[J];北京医学;1980年04期 |
10 |
刘春祥;中医中药治愈风湿性关节炎一例[J];北京医学;198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