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增益在地震趋势估计中的应用
【摘要】:从熵中信息增益的定义出发,将地震中的能量和频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研究了全球1900—1992年M≥6.0地震的信息增益。结果表明,强震前有信息增益减小的特点。通过对地震趋势的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近期发生M≥8.5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信息增益方法的引入,为利用中小地震进行地震跟踪预报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
|
|
1 |
马宗晋;华北地壳的多(应力集中)点场与地震[J];地震地质;1980年01期 |
2 |
魏梦华,史志宏,殷秀华,刘占坡;根据重力资料分析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地震地质;1980年02期 |
3 |
向宏发,丁梦林,宋方敏;1978年海城6.0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分析[J];地震地质;1980年02期 |
4 |
叶洪,张文郁,于之水,夏勤;1979年溧阳6级地震震源构造的研究[J];地震地质;1980年04期 |
5 |
钱兆霞;大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研究;1980年04期 |
6 |
曹学锋,贾素娟;昆明台P波走时残差与东川、通海、昭通地震[J];地震研究;1980年04期 |
7 |
路付明;丹江口水库地震的初步探讨[J];地震研究;1980年04期 |
8 |
钱洪;鲜水河断裂带地震趋势的地质估计[J];地震研究;1980年04期 |
9 |
龚鸿庆;一个6.3级地震前原有裂纹长度的估计[J];地震研究;1980年04期 |
10 |
秦万成
,罗正富;华蓥山断裂带地震地质条件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
|
|
|
|
1 |
曹俊兴;贺振华;;地下流体地震电磁参数成像[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宋常瑜;吴律;张立新;蔡志光;;地震π方法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3 |
杨钢宇;陈学庭;陈修民;;地震引起的气象效应[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4 |
李清林;秦建增;黄邦武;张瑞敏;王雷;张建志;;临猗M_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5 |
肖迎春;田文飞;关凤晨;;利用天体引力变化对地震进行预测基本方法的探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6 |
王道;;新疆天山泥火山活动与地震[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7 |
刘代志;赵克;王飞;苏娟;;模式识别及其在地震与核爆炸识别中的应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8 |
李宣瑚;王丽红;;地震科普 任重道远[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
9 |
周友华;;地震是否能实现物理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
10 |
贺学锋;许晓锋;唐光武;黄福伟;;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动力特性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