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磁静日中国大陆上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特征
【摘要】:使用DEMETER卫星上Langmiur探针记录的电子密度(Ne)资料,分析了2007年6月6~20日磁静日中国大陆上空(0°~70°N,60°~120°E)660km高度的Ne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Ne存在明显日变特征。在研究区域内,0°~20°N范围,Ne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的12~14时,随着时间推移,峰值幅度衰减;30°~50°N区域内,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20时至次日2时,有些轨道出现双峰值;高纬度上Ne基本平衡在20000cm-3左右。分别计算了30°N、40°N和50°N几个纬度点的时均值,结果显示在中纬度区夜间Ne变化幅度平均高于白天。40°N上Ne在21~22时呈现最大值,30°N上Ne在13~14时呈现最大值,50°N基本无大的起伏,都与低纬度地区有明显差异,因此不同纬度之间形态各异,各纬度之间没有统一的背景信息。相邻轨道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轨道相邻近的1~2条轨道相关系数比较高,因此选定2000~4000km范围进行背景场分析研究。
|
|
|
|
1 |
常满;非均匀等离子体中波传播耦合方程[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4期 |
2 |
郑承恩,霍芸生,包智香;在电子束控制放电激光器中的传输线阻抗失配效应[J];中国激光;1980年08期 |
3 |
王玉芝,谢培良,董景星,冯炳芳;气体激光器电子温度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1980年10期 |
4 |
Tsunenori Arai,Minoru Obara,Tomoo Fujioka;脉冲或连续X射线预电离气体激光器[J];中国激光;1980年Z1期 |
5 |
郑启泰,范海福;低级晶系Patterson法多解的一般形式(Ⅱ) 多解型相角关系式[J];物理学报;1980年06期 |
6 |
范海福,郑启泰,李鹏飞;反常散射效应在处理Patterson法双解中的应用[J];物理学报;1980年10期 |
7 |
封根泉,孟繁荣;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髓鞘和轴突变化[J];动物学杂志;1980年03期 |
8 |
封根泉,孟繁荣;电子显微镜下所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突触、突起和血管损害[J];动物学杂志;1980年04期 |
9 |
钱善瑎,赵仁扬;太阳射电SVC迴旋共振辐射模型[J];科学通报;1980年19期 |
10 |
陈福生;恒星内部的不可逆热力学过程[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