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的显微构造研究方法
【摘要】: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活断层滑动面是重要的古地震遗迹 ,也是鉴定古地震事件和确定古地震时代的重要标志。以往 ,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主要借助宏观观察进行研究 ,但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隐性断层问题。作者利用显微构造分析 ,找到了研究这些问题的途径 ,其方法是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 ,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等 ,从显微域里研究各种变形现象。用此方法 ,可以在没有宏观资料支持的情况下确定断层的运动性质 ;发现并描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隐性断层 ,研究断层的尖灭机制 ;还可以对工程建设场地发现的不同松散沉积物相接触的现象进行活断层鉴别。
|
|
|
|
1 |
晁洪太,邓起东,李家灵,王志才
,满洪敏;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的显微构造研究方法[J];中国地震;2001年04期 |
2 |
李世杰;昆仑山垭口地区松散沉积物的石英砂表面特征及环境意义[J];冰川冻土;1989年01期 |
3 |
张世英;李之鑫;;天津地区孔隙咸水层越流概算分析[J];地震学刊;1989年04期 |
4 |
晁洪太,邓起东,李家灵,王志才,满洪敏;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隐性活断层的显微构造特征[J];地震地质;2000年02期 |
5 |
龙志强;;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琛航、广金、晋卿三岛松散沉积物特点的初步分析[J];热带地貌;1982年01期 |
6 |
邹宝山,汪志亮;大兴安岭东南坡中小河流谷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电性特征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82年03期 |
7 |
刘耕年,崔之久;南极长城站区松散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J];冰川冻土;1997年01期 |
8 |
程东会;钱康;常琛朝;;水分入渗条件下层状非饱和松散沉积物中的毛细壁垒效应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年04期 |
9 |
栾英波;郭莉;郭高轩;黄骁;;北京地区新5孔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古气候、古环境研究[J];城市地质;2008年03期 |
10 |
王慧强;刘素花;;辽宁第四纪发育古红土黏土矿物特征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年03期 |
11 |
尚益;;上海第一个最深的钻孔[J];上海地质;1981年01期 |
12 |
晁洪太,邓起东,李家灵,王志才,满洪敏;活动断裂带内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J];地震地质;2001年03期 |
13 |
史洪起;论北京地区新近沉积土[J];路基工程;2000年04期 |
14 |
王秋兵;吴殿龙;韩春兰;陈辉;郭月;;辽宁地区古红土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土壤通报;2009年04期 |
15 |
;电探寻找深层水[J];农田水利;1960年10期 |
16 |
Н.А.Росляков;В.Г.Цимбалист;孙宝田;;金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和它的预测意义[J];黄金科学技术;1990年09期 |
17 |
周学明;覆盖型岩溶地区塌陷的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年04期 |
18 |
王来斌;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矿产与地质;2000年06期 |
19 |
林传勇;沈军;陈孝德;史兰斌;胡军;向志勇;;显微探测手段在乌鲁木齐市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