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洛伐他汀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和生物利用度

易涛  易以木  
【摘要】:目的 :考察洛伐他汀缓释片的体内外性质 ,评价其缓释性能。方法 :测定制剂的体外释放度 ,考察不同因素的影响 ;测定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血药浓度 ,以洛伐他汀胶囊为参比制剂 ,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等药动学参数。结果 :制剂在 pH7.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可持续释药 2 4h ,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和Higuchi方程 ,不同的压片压力、转篮转速对药物释放有明显影响。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11.5± 16 .9) %。结论 :缓释片与参比制剂在吸收程度方面具有生物等效性 ,在吸收速度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付桂英;温明铃;李秀青;孙燕;贾立华;;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研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年05期
2 易涛,易以木;洛伐他汀缓释片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药房;2004年11期
3 马成孝;薄辉;张海燕;王浩;;洛伐烟酸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易涛,易以木;洛伐他汀缓释片的溶出度研究[J];医药导报;2003年11期
5 周桂荣;李云立;刘福利;陈玉洁;梁亚莉;;盐酸曲马多包衣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周晶;王效山;赵煤矿;刘修树;周娟;;新藤黄酸亲水凝胶骨架片的制备和体外释放度研究[J];中国药业;2008年18期
7 黄志壮;李筱旻;龚倩;曹伟;曹亚杰;强思思;胡晓蕾;程泽能;;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洛伐他汀的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11期
8 艾秀娟;;盐酸溴己新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J];海峡药学;2010年07期
9 管清香,林天慕,张恒弼;尼莫地平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的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10 龙明立;贺丽平;曾建国;;复方阿仑膦酸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中国药房;2008年34期
11 江东波;马晓鹂;黄冬;蔡伟明;;盐酸氯米帕明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J];中国药房;2009年13期
12 黄平;何春柏;赵子明;唐翠;;山楂叶总黄酮缓释片的制备及Beagle犬体内外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年08期
13 赵瑞亭;;阿普唑仑缓释片的处方筛选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中国药房;2009年16期
14 伍衢;王悦;王永禄;李学明;毛利娟;;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的制备与体内外相关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6期
15 蒋青锋;陈志良;陈建海;阎玺庆;曾煦欣;林柏;;丁螺环酮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02期
16 徐伟;周建衡;洪振丰;汤须崇;;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20期
17 叶兵,刘忠荣,及元乔;阿莫西林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09期
18 翟翠云;王洪光;;复方氢氯噻嗪双层片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处方筛选[J];中国药房;2010年21期
19 易涛,易以木;洛伐他汀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和生物利用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年08期
20 刘产明,卢宇;莲子心总碱缓释片体外释放度试验[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杨涛;刘翠萍;覃又文;陈家伟;;洛伐他汀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马涛;赵永波;;洛伐他汀对兴奋性毒性损害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雪玲;糜漫天;李等松;韦娜;张乾勇;杨志祥;;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Fas抗原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唐蜜蜜;刘立英;;洛伐他汀抗溶血磷脂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血管内皮损伤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杨琳;吕天敬;王莹;;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活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PSA分泌[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马凤霞;熊小明;刘立英;;洛伐他汀对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马凤霞;熊小明;刘立英;;洛伐他汀对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8 马涛;赵永波;;洛伐他汀减轻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季晓君;章耀;林苗;王凯华;林斌;;瑞舒伐他汀、血脂康治疗高脂蛋白(a)血症的疗效观察[A];2008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老年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国际自由基/炎症与循证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莉;华潞;庞会敏;樊朝美;边文彦;胡颖;康健;刘玉清;李一石;;动态血压监测评价两种酸根美托洛尔缓释片的降压疗效[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运中;红曲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航;洛伐他汀对人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3 罗晓健;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及其体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4 冯亮;三七总皂苷吸收机理及其缓释制剂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冯惠平;洛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新生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魏振平;胃漂浮缓释制剂的漂浮机理及西沙必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7 周苏宁;洛伐他汀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8 邱明丰;复方丹参缓释片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陈丽萌;高糖和低密度脂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脏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蓄积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赵征;洛伐他汀及巴曲酶治疗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力奇;复方烟酸缓释片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2 高鹏;复方烟酸缓释片动物药代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张双庆;马来酸替加色罗缓释片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4 朱旭;双嘧达莫缓释片及复方双嘧达莫缓释片的研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杨佳凤;格列齐特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魏颖慧;磷酸川芎嗪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7 罗兆亮;氢溴酸右美沙芬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制[D];河北大学;2010年
8 曹吉慧;富马酸亚铁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陈淑圻;洛伐他汀缓释微丸型片剂的研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10 向大雄;葛根总黄酮及其生物粘附性缓释片的研制与体内外评价[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峰;洛伐他汀市场走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2 王淑坤;洛伐他汀:寻求终端扩张的有效途径[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严卫民;洛伐他汀从“贵族”沦为“平民”[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阿坎酸钙缓释片[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健健;*ST源药澄清洛伐他汀合同诉讼[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彭惠珍姬云;中药红曲有降脂开发前景[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麦文;江苏华源与深圳博大纠纷调查[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薛京;补充铁剂首选缓释片[N];健康时报;2006年
9 如来;丽珠集团洛伐他汀原料药顺利通过美国FDA认证[N];医药经济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药品不能随便掰开服用[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