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疗效的系统评价

魏晓晨  赵菁  朱立勤  王春革  邓琦  李新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谷胱甘肽(GSH)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GSH对比安慰剂/无任何措施(统称安慰剂组)或其他药物预防OIPN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用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1 2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SH组患者奥沙利铂致慢性周围神经毒性(OICPN)总发生率[RR=0.71,95%CI(0.59,0.87),P0.001]、严重OICPN发生率[RR=0.50,95%CI(0.42,0.60),P0.001]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奥沙利铂致急性周围神经毒性(OIAP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72,1.09),P=0.25];GSH组患者严重OICPN发生率显著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06,95%CI(1.07,3.99),P=0.03];GSH组与钙镁合剂组患者OICPN总发生率[RR=1.38,95%CI(0.83,2.31),P=0.21]与严重OICPN发生率[RR=1.91,95%CI(0.85,4.30),P=0.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H可以有效预防OICPN的发生,预防效果与钙镁合剂相当,但在预防严重OICPN方面疗效劣于甲钴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晓晨;赵菁;朱立勤;王春革;邓琦;李新;;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7年09期
2 王颖杰;张文霞;陈友山;;谷胱甘肽对长春地辛周围神经毒性防治作用的初步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8年01期
3 冯献斌;沈永奇;;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防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3期
4 张仲苗;抗肿瘤药的神经毒性[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5年04期
5 赵惠;任芳;郭艳辉;;紫杉醇周围神经毒性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3期
6 赵惠;任芳;郭艳辉;;紫杉醇周围神经毒性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1期
7 王金全,姚林;顺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10期
8 徐卫红;李文梅;许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8年27期
9 霍记平;李新刚;余克富;赵志刚;;药源性神经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14年18期
10 张传增;;全身性应用α—干扰素的持续神经毒性[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2年05期
11 董超;罗春香;杨润祥;;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毒性防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8年02期
12 朱方争;锰的神经毒性及其早期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2002年05期
13 王松鹤,朱永辉,王晓东;铝的神经毒性[J];职业医学;1994年05期
14 ;哌嗪的神经毒性副反应[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1977年06期
15 农克良;有机磷化合物的非神经毒性与结构关系初探[J];南宁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16 罗东;鞘内镇痛药与神经毒性[J];华西医学;2003年01期
17 彭杰文;梁汉霖;张俊凯;萧剑军;张朝珍;;钙镁合剂联合谷胱甘肽和卡马西平预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6年08期
18 韦小敏;铝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1999年03期
19 陈清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24例[J];河南中医;2011年09期
20 石宁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神经毒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华;市原学;丁训诚;范奇元;彭四盟;张蕴辉;钟恩宏;竹内康浩;;1-溴丙烷接触工人的神经毒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屈哲;;药物神经毒性评价体外细胞模型及评价策略[A];2018年中国药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8年
3 王磊;董锦润;苏敏;;药物早期神经毒性体外筛查方法的建立和初步验证[A];2015年(第五届)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袁岱菁;张君玮;顾性初;;新药神经毒性试验的建立[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崔健;李晓燕;张馨玮;陈瑞;李晓波;;NLRP3炎性小体在PM_(2.5)及其组分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C];2018年
6 李敏;皮会丰;周舟;;TFEB依赖性的自噬溶酶体机制在镉诱导的神经毒性中的作用[A];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C];2018年
7 奉姝;徐兆发;王飞;杨天瑶;刘巍;李乐慧;邓宇;徐斌;;莱菔硫烷与右美沙芬联合应用对甲基汞致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5年
8 施庆余;赵以林;李世勇;罗爱林;;米诺环素对异氟烷诱导的发育期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丁楠;王学彬;丁玺;孙晓杰;王卓;;伊曲康唑和长春地辛联用导致严重神经毒性[A];第四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4年
10 陈志刚;钱晓萍;刘宝瑞;;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屈哲;减毒活疫苗及神经毒性药物评价体外替代方法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施庆余;异氟烷诱导的发育期大鼠大脑神经毒性及米诺环素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秋筠;钙离子在异氟烷神经细胞毒性和预处理保护机制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宇;氯化锰致谷氨酸代谢转运障碍和利鲁唑的防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峰明;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和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宫强强;奥沙利铂过敏反应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郭利军;5-烷氧基-[1,2,4]三唑并[4,3-a]喹啉的合成及其抗癫痫活性[D];延边大学;2009年
4 赵琼;短肽—小分子二元调节剂对β-淀粉样多肽聚集及神经毒性的调控[D];天津大学;2014年
5 李明颖;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6 李凯;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致大鼠周围神经毒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7 叶伟峰;铅暴露大鼠脑区钙离子/钙调素关联信号通路及药物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孟焕;谷胱甘肽大鼠肝脏吸收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袁忠月;壳聚糖纳米载体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王晔;自噬/溶酶体途径在线粒体失能介导的神经毒性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山东大学药学院七年制临床药学专业硕士 万林 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 单春燕;警惕抗生素神经毒性[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马慕良;创新带来活力[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蔡德山;谷胱甘肽市场前景光明[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张骁;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