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
【摘要】:冠状动脉介入或溶栓治疗后无复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其分子机制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核因子-κB介导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端血管栓塞/微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个体易患性、细胞凋亡及自噬等可能是无复流发生的机制。
|
|
|
|
1 |
曾敏;颜红兵;;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J];中国循环杂志;2011年04期 |
2 |
孙璐,韦立新;核因子-κB活化机制及其对粥样斑块细胞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
3 |
徐红新,李建军,李庚山;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
4 |
高霞;马依彤;;核因子-κB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6期 |
5 |
杨敏烈;;核因子-κB的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
6 |
黄纬凌;杨俊;;音猬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8期 |
7 |
孙丽芳;曹国良;;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核因子κB活性及白介素-6分泌水平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4期 |
8 |
高静;核因子-κB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
9 |
吴强;心血管疾病的核因子-κB活化及其意义[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02期 |
10 |
汪玮;孙宝贵;戴秋艳;吴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Ⅹa因子、抗Ⅱa因子的变化及低分子质量肝素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2期 |
11 |
范蕊芳;李旭东;陆英;方志刚;林东军;;活化重组因子Ⅶ治疗大动脉炎所致大咯血1例并文献复习[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
12 |
季慧峰,金莱,王也飞,余文红,丁磊,胡翊群;先天性因子Ⅶ缺乏的血液凝固调节改变[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
13 |
孙承波,吴宗贵,梁春,任雨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6期 |
14 |
王玲;;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项血清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年13期 |
15 |
李凝旭;核因子-κB、炎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心脏杂志;2002年01期 |
16 |
胡榕,吴可贵;核因子κ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