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

曾敏  颜红兵  
【摘要】:冠状动脉介入或溶栓治疗后无复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其分子机制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核因子-κB介导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端血管栓塞/微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个体易患性、细胞凋亡及自噬等可能是无复流发生的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曾敏;颜红兵;;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J];中国循环杂志;2011年04期
2 孙璐,韦立新;核因子-κB活化机制及其对粥样斑块细胞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3 徐红新,李建军,李庚山;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4 高霞;马依彤;;核因子-κB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6期
5 杨敏烈;;核因子-κB的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6 黄纬凌;杨俊;;音猬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8期
7 孙丽芳;曹国良;;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核因子κB活性及白介素-6分泌水平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4期
8 高静;核因子-κB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9 吴强;心血管疾病的核因子-κB活化及其意义[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02期
10 汪玮;孙宝贵;戴秋艳;吴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Ⅹa因子、抗Ⅱa因子的变化及低分子质量肝素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2期
11 范蕊芳;李旭东;陆英;方志刚;林东军;;活化重组因子Ⅶ治疗大动脉炎所致大咯血1例并文献复习[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12 季慧峰,金莱,王也飞,余文红,丁磊,胡翊群;先天性因子Ⅶ缺乏的血液凝固调节改变[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13 孙承波,吴宗贵,梁春,任雨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6期
14 王玲;;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项血清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年13期
15 李凝旭;核因子-κB、炎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心脏杂志;2002年01期
16 胡榕,吴可贵;核因子κ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2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协辉;李鹏;黄小平;王东明;陈宋明;杨泽民;陈智凡;许文敏;陈丽萍;;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李培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础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培良;郭建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自由基机制研究进展[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李长岭;蒋峻;樊友启;丁芳;Wieming Fan;Ling Wei;;肿瘤坏死因子a受体1敲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曾荣;;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刘斌;Arun K.Tewari;Liwen Zhang;Kari B.Green-Church;Jay L.Zweier;Yeong-Renn Chen;Guanglong He;;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蛋白质的硝基化及缺血预处理的影响[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张秋芳;付琴;刘慧;胡本容;向继洲;;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袁肇凯;黄献平;曹金枝;胡志希;简亚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意;一氧化氮—姜黄素水凝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2 温昱鹏;自噬和HIF-1α蛋白表达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3 庞英;HG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张振晓;远端缺血后处理通过上调乙醛脱氢酶2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山东大学;2018年
5 裴玮娜;C反应蛋白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及他汀的心肌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6 王海鹏;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肖俊会;IL-2/Anti-IL-2复合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8 梁启恒;Cav-3/eNOS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9 谢菁;MicroRNA-451介导的HMG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罗园媛;SENP蛋白介导的SERCA2a DeSUMOylation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高;心肺复苏中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探讨[D];兰州大学;2006年
2 冷立娟;重组水蛭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冯楚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远端缺血后适应与RAGE及炎症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4 杨叶桂;氯化钾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5 刘盼;硝酸异山梨酯后处理新模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6 苗嘉芯;羟基酪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7 蔡青青;替格瑞洛防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8 张朴强;维生素C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9 韩文静;LncRNA调控细胞坏死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的初步探究[D];青岛大学;2018年
10 李想;Slit2过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冠状动脉内注射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王琳琳;中国科学家解开冠状动脉“身世之谜”[N];大众卫生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耿挺;上海科学家找到冠状动脉新起源[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张洁、通讯员 杜巍巍;让冠状动脉终身畅通无阻[N];湖北日报;2002年
6 孙文;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冠状动脉内注射单核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刘海英 刘霞;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记得到确认[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