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春季稻虾田水质、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为探究稻虾种养模式冬春季节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本研究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调节C/N为切入点,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对照, CK)、秸秆还田C/N为35(S)、秸秆还田配施氮肥C/N为25(SN1)、秸秆还田配施氮肥C/N为15(SN2)以及单施氮肥处理(N1)。探讨秸秆还田不同C/N对冬春季稻虾田养殖水体、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K处理后期的水体总磷含量最低,各处理水体总氮含量在还田前期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处理水体铵态氮含量低于克氏原螯虾安全耐受限度。2)秸秆还田后,SN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土壤硝态氮含量较还田前增加240%;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SN2处理组容重最低。3)N1和SN2处理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其中SN2处理组酶活性最高。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 SN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 N1处理前期表现出较高酶活性,后期开始降低。综上,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调节C/N为15在稻虾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处理。
|
|
|
|
1 |
范君华;龚明福;刘明;孙红专;张利莉;;棉花连作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2 |
邹春野;;不同化肥配施对玉米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J];种子科技;2019年10期 |
3 |
赖守悌;车福才;魏朝富;邓春;高明;;水稻半旱免耕土壤养分消长规律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2期 |
4 |
朱佩君,秦毓芬,卞同洋;麦棉两熟制下连续施用化肥的肥效及土壤养分的演变[J];江苏农业科学;1988年05期 |
5 |
李双霖,黄天恩;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1988年06期 |
6 |
董文斌;宫亚男;;从公主岭市土壤养分变化谈今后科学施肥技术[J];吉林农业科学;1988年03期 |
7 |
苏亚庆;张月娥;齐来秋;;克拜地区黑土供氮能力及氮素平衡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8年05期 |
8 |
褚清河,潘根兴,廖宗文,李键英;土壤养分类型与玉米氮磷最适施肥比例[J];土壤通报;2004年06期 |
9 |
戚成富,王新慧,季广庄,薛连俊;土壤养分含量和合理施肥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1998年05期 |
10 |
张璐;董达;平帆;徐兴坤;易倩倩;孙雪;吴伟祥;;逐年全量秸秆炭化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10期 |
11 |
王笃超;吴景贵;李建明;;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大豆土壤养分含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
12 |
毕秀清;;利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开展玉米定量施肥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年12期 |
13 |
康雅萍,谷卫忠,康艳;大荔县棉花土壤养分现状研究初报[J];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14 |
刘洪亮,曾胜河;对我区棉田土壤养分及施肥措施的几点思考[J];石河子科技;2000年02期 |
15 |
张耿苗;王京奇;汪东东;周国栋;;长期施用有机缓释肥对单季稻中甬优15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0年06期 |
16 |
褚清河;潘根兴;张旭辉;;土壤养分类型与小麦最佳施肥比例及最大施肥量的关系[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
17 |
徐秋明,黄德明,谭宝义;春季不同肥水管理麦田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动态变化[J];北京农业科学;1991年01期 |
18 |
田士明;李淑霞;;麦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探讨[J];河北农学报;1985年03期 |
19 |
周鹤;黄金荣;孙玉平;;江西省分宜县双季稻高产创建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