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摘要】: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106个气象站近5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区1965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青稞生长季及关键生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Arc GIS和SPSS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青稞的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稞发育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机理及各气象要素对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近50年来,青藏高原区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趋势(0.53℃?10a?1、7.8 mm?10a?1),且气温上升较显著,降水增加较缓,而日照时数呈波动下降趋势(16.9 h?10a?1);2)青藏高原青稞生长季气温、降水均呈上升趋势(0.4℃?10a?1、7.2 mm?10a?1),但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15 h?10a?1),其中高原北部地区增温幅度较大,而中部地区降水增加显著,高原东北部日照时数下降较为明显;3)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136.7 kg?hm?2?10a?1),其中高原中部增加较显著,高原东南部边缘、青海柴达木北部、西藏西北部呈下降趋势;4)降水、气温均与青稞气候生产潜力呈显著正相关,但日照时数与其呈负相关,其中,降水是影响青稞生长季和关键生长期气候生产潜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气温影响次之。基于此,就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点,为提高该区青稞的实际产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
|
|
|
1 |
赵雪雁;王伟军;万文玉;李花;;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10期 |
2 |
郑有飞,宗雪梅,徐云,陈万隆;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3 |
李夏子;郭春燕;杨晶;赵慧颖;赵放;;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牧草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16期 |
4 |
郑有飞,万长建,徐维新;未来气候变化时南京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中国农业气象;1997年03期 |
5 |
杨艺萍;潘安定;;电白县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
6 |
赵俊芳;孔祥娜;姜月清;钱永兰;;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19年01期 |
7 |
格桑曲珍;普布次仁;胡希远;;西藏气候变化及其对作物产量潜力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2期 |
8 |
卓玛;拉巴卓玛;;气候变化对西藏主要农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西藏科技;2007年12期 |
9 |
杨恒山,王芳,张冬梅,王聪,邢昌龄,牛敏;哲里木盟4种主要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及对比分析[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0 |
周刊社;杜军;袁雷;马鹏飞;刘依兰;;西藏怒江流域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0年05期 |
11 |
李忠辉;胡培成;黄晚华;;江西省中稻动态气候生产潜力研究(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03期 |
12 |
王春娟;何可杰;;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关中西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8期 |
13 |
武永利;卢淑贤;王云峰;李智才;;近45年山西省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
14 |
张波;谷晓平;古书鸿;;1961~2015年贵州省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02期 |
15 |
杨重一;庞士力;孙彦坤;;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6 |
邢兰芹;姚众众;;江苏省1971—2010年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8年01期 |
17 |
刘新;刘林春;尤莉;张宇;;内蒙古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及其敏感性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