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空间特征
【摘要】:21世纪,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农业综合损失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利用遥感、气象和地理信息数据与技术建立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靠性等4个因子的风险指数和模型,基于4个因子建立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GIS平台下计算了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格局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复杂性,全区并不一致,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从西南到东北依次增加。随着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的变化,干旱灾害风险的模式具有不同的格局。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主要受复杂地形和多样气候带的影响,还受植被盖度、农业经济水平、土壤状况等地理环境影响,同时,喀斯特地貌和相对薄弱的抗旱能力也使得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较高。
|
|
|
|
1 |
姚海微;;浅析呼伦贝尔市牧业经济区干旱灾害[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
2 |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
3 |
吴书明;杨洪钧;彭商志;;四川特大干旱灾害探究和对策建议[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4 |
李建国;田永飞;赵玲玲;;对镇江干旱灾害的分析和评估[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5 |
龚宇;花家嘉;陈昱;王璞;;唐山地区种植业干旱灾害特征及模糊风险评估[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
6 |
顾孝天;李宁;;干旱灾害类型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7 |
杨子生;刘彦随;;中国干旱灾害区划研究[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
8 |
韩兰英;张强;马鹏里;姚玉璧;万信;贾建英;王劲松;王莺;;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空间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
9 |
丁立勇;;我国干旱灾害问题的研究[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
10 |
刘华;胡祥彬;;应对干旱的思考[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