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铁路挡风墙挡风效果和积沙情况分析

郑晓静  马高生  黄宁  
【摘要】:对我国"百里风区"铁路沿线的已有挡风墙在受强侧风作用时避免行进列车倾覆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挡风墙沿线所存在的积沙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列车车速和挡风墙高度对导致运行列车的某一节车厢倾覆的临界倾覆风速影响的规律以及对沙粒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和挡风墙高度对车厢的临界倾覆风速有明显影响,目前在"百里风区"沿线设置的挡风墙在避免行进列车倾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设置挡风墙的沿线上,由路基背风面的回旋气流可导致路基后坡面的沙粒被卷起并被反向气流携带,然后沉积在路基铁轨附近。同时,通过挡风墙线路的列车车厢尾部的下沉气流也会引起在强沙尘天气时来流气流中所携带的沙粒沉积在路基铁轨附近。因此,对挡风墙沿线的积沙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勇;邓斌;;对拉式挡风墙高度和位置对接触网的影响[J];机械;2011年06期
2 ;兰新复线防风安全工程[J];中国铁路;1995年10期
3 祁延录;王怀军;;大风对新疆铁路的影响及防护[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6期
4 庞巧东;程建军;蒋富强;李凯崇;;戈壁铁路挡风墙背风侧流场特征与挡风功效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2期
5 朱婷;;南疆铁路挡风墙工程设计[J];铁道勘察;2009年05期
6 董汉雄;;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设计[J];路基工程;2009年02期
7 孙成访;董汉雄;胡智炜;;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设计[J];铁道建筑;2009年06期
8 姜翠香;梁习锋;;挡风墙高度和设置位置对车辆气动性能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2期
9 刘凤华;;不同类型挡风墙对列车运行安全防护效果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潘苏;于大海;;电厂煤场挡风墙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06年06期
11 杨斌;刘堂红;杨明智;;大风区铁路挡风墙合理设置[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2 王厚雄,王蜀东,高注,张伯寅;防风工程对风特性及铁道车辆横风气动特性的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0年04期
13 王厚雄,高注,王蜀东,尹永顺;挡风墙高度的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1990年01期
14 赵更歧;白国良;李晓文;;三跨空冷支架结构挡风墙阵风系数风洞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03期
15 白国良;赵更歧;赵春莲;李晓文;冉灏;李红星;唐六九;;单跨空冷支架结构挡风墙阵风系数风洞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6 李玉田;高光才;;LD32-2油田PSP平台加装挡风墙后通风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4期
17 葛盛昌;蒋富强;;兰新铁路强风地区风沙成因及挡风墙防风效果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18 王晓刚;;南疆铁路吐库段增建二线挡风墙设计[J];路基工程;2010年01期
19 冯骥;初建祥;卜亚军;刘文懋;;300MW机组空冷岛挡风结构分析设计[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20 高广军;段丽丽;;单线路堤上挡风墙高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艳萍;周伟;;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仿真模型研究[A];'200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郑晓静;马高生;黄宁;;铁路挡风墙挡风效果和积沙情况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葛盛昌;尹永顺;;新疆铁路风区列车安全运行标准现场试验初步研究[A];中国西部地区铁路治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宁;;火车倾覆的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党建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梁向阳;何奉道;;单线区间列车运行最优次序的一个遗传算法[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王常晶;陈云敏;;路堤刚度对列车引起的地基动应力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陶履彬;王怀忠;;地铁隧道埋深对列车运行引起地面振动以及对洞室围岩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9 葛盛昌;周林森;;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沙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A];中国西部地区铁路治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军华;张星臣;徐彬;张懿;;运煤专用线列车运行的Petri网仿真模型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划一体化编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陈军华;基于稳定性的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与评价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高广军;强侧风作用下列车运行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周方明;列车节能操纵理论模型与参数标定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志毅;分层及饱和分层地基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特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6 孔宪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其特性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付印平;列车追踪运行与节能优化建模及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唐金金;基于运行图的高速列车群运行过程全息优化仿真方法与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柏赟;内燃牵引货物列车节能操纵模型与实时优化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陈彦如;ITS指挥系统的满意优化理论及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峰;挡风墙的疏透度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泰鑫;沿海铁路桥梁挡风墙抗风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徐刚;兰新铁路挡风墙过渡地段流场特性研究及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4 吴雪峰;兰新线土堤式挡风墙气动外形理论研究及局部加高优化[D];中南大学;2012年
5 王彦峥;全负载条件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能耗计算的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米超;基于列车运行仿真的调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黄尊地;兰新第二双线路基防风设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燕飞;兰新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大风区段行车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曾理;提速列车牵引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功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丁海伦;列车空调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泳 李伟;对高寒列车整备“高看一眼”[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2 记者 耿旭静 通讯员 常青 洪嫚;地铁钻地出 御风观田园[N];广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罗平;苏杭车队打造列车上的“苏杭风光”[N];人民铁道;2006年
4 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Z37/38次列车党支部书记 耿小芬;提升服务质量 创建“红旗列车”[N];人民铁道;2006年
5 记者 胡秋菊通讯员 邹志敏;铁路暑运车次有调整[N];常德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焦红霞;感受中国高速列车魅力[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刘国信;暑期列车环境与旅客健康[N];光明日报;2006年
8 ;广州至拉萨列车缘何暂缓开行?[N];南方日报;2006年
9 姚云海;和谐之旅中最可爱的人[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10 记者 曹丹 特约记者 陶利平;沪宁高速铁路开车方案公布[N];人民铁道;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