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单季稻养分吸收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摘要】:以杂交晚粳浙优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30kg/hm2范围内水稻植株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及钾积累量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超过270kg/hm2后增施氮肥反而降低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施氮量在150kg/hm2时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杂交粳稻浙优12对土壤中氮素、磷素以及钾素的吸收利用。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为吸氮量最大时期,施氮量在0~270kg/hm2范围内杂交粳稻浙优12各生育期植株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水稻吸氮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氨挥发速率、累计氨挥发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基肥阶段氨挥发速率最快,累计氨挥发量最高。在基肥氮肥和分蘖肥氮肥施入后,高施肥水平(270kg/hm2、330kg/hm2)下氨挥发速率均远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施氮量330kg/hm2处理施基肥后测得的累计氨挥发量占基肥施氮量的23.9%。
|
|
|
|
1 |
朱兆良;稻田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与氮肥的合理施用[J];化学通报;1994年09期 |
2 |
尹春芹,王宏燕,王旭梅;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关系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3 |
汪军;王德建;张刚;;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土壤;2009年06期 |
4 |
胡立冬;丁朝辉;郑和平;陈爱南;熊力夫;;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7期 |
5 |
薛应征;刘贺梅;殷春渊;王书玉;胡秀明;孙建权;;氮肥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1年01期 |
6 |
张玉铭,胡春胜,董文旭;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损失[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3期 |
7 |
丁晓波
,谭和芳
,谢金学;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农业装备技术;2004年03期 |
8 |
孙权,储燕宁,牛艳;灌淤土施氮肥后氨挥发损失的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9 |
今西三好;五岛皓;周垂桓;;关于山阴地桑树春季发育与养分吸收的利用问题 第二报 桑树春肥施用~(15)N后氮素开始吸收的时间与分配的探讨[J];中国蚕业;1984年01期 |
10 |
张文君;刘兆辉;江丽华;陈清;郑福丽;王梅;林海涛;;氮素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6年12期 |
11 |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1期 |
12 |
刘文清;李忠库;;寒地水稻优化施肥技术研究[J];现代化农业;2009年06期 |
13 |
杜建军;毋永龙;田吉林;王益权;崔英德;;控/缓释肥料减少氨挥发和氮淋溶的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2期 |
14 |
平吉成,陈宇;宁夏引黄灌区果园氮肥施用问题调查分析[J];北方园艺;2000年01期 |
15 |
彭立友;赵为民;;水稻高产栽培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年08期 |
16 |
周耀群;水田的氮素气化损失[J];土壤肥料;1982年04期 |
17 |
全明道,全炳武,许广波;稻田土壤氮素的矿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6年04期 |
18 |
朱兆良,范晓晖,孙永红,王德建;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稻季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J];作物研究;2004年04期 |
19 |
管建新;王伯仁;李冬初;;化肥有机肥配合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1期 |
20 |
孙文岳;陈余平;韩科峰;傅小陆;范晶晶;吴良欢;;新型包膜控释尿素在单季稻上连续2年使用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