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斑病细菌中新发现的avrBs3/PthA家族新成员avr/pth13基因
【摘要】: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无毒基因avrXa3对应的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NLS)和酸性转录活化域(Acidictranscriptionalactivationdomain,AD)的DNA片段构建探针,筛选水稻条斑病细菌(X.o.pv.oryzicola,Xooc)基因文库,获得avrBs3/PthA家族基因阳性克隆p13。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avr/pth13基因长度为2268bp,编码755氨基酸,与avrBs3/PthA家族其他成员一样,具有几乎一样的5’端和3’端、1个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LZ)、3个NLS和1个AD区域,不同的是102bp重复单元的重复数为5.5。蛋白质水平上同列比较发现,Avr/Pth13中第3、4和5个34氨基酸重复单元的第12和第13位氨基酸均为HD(组氨酸和天冬氨酸),蛋白质的C-端没有SGSVGGTI残基。目前avr/pth13基因是该家族的最小成员。将avr/pth13基因导入Xoo菌株PXO99A中,在水稻近等基因系上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avr/pth13基因增强了Xoo的致病能力。以上结果证实,水稻条斑病细菌与水稻白叶枯病菌一样,都存在avrBs3/PthA家族基因,决定着Xooc的毒性或/和无毒性。
|
|
|
|
1 |
陈功友,邹丽芳,武晓敏,李玉蓉,王金生;水稻条斑病细菌中新发现的avrBs3/PthA家族新成员avr/pth13基因[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4期 |
2 |
邹丽芳,陈功友,武晓敏,王金生;中国水稻条斑病细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
3 |
曹燕飞;邹丽芳;赵文祥;纪志远;邹华松;陈功友;;水稻条斑病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年01期 |
4 |
李玉蓉;邹丽芳;武晓敏;杨娟;陈功友;;水稻黄单胞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
5 |
段瑞旭;张桂英;王春平;宋从凤;王金生;;水稻白叶枯病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的随机缺失及突变体PXO99Δavr功能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6 |
何晨阳,李全义,王金生,方中达;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1992年04期 |
7 |
代京莎;李安章;朱红惠;;粘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J];生物技术进展;2016年04期 |
8 |
吴社全;;如何正确使用细菌农药[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5年04期 |
9 |
王荫玲;小麦细菌性颖斑病[J];北京农业科技;1981年04期 |
10 |
程义美,崔良刚;玉米细菌性蔫萎病的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2003年03期 |
11 |
袁劲松;如何使用细菌农药[J];中国农垦;1998年07期 |
12 |
;施用细菌农药四注意[J];天津农林科技;1996年04期 |
13 |
吴社全;;使用细菌农药须“四看”[J];农村科技;1995年12期 |
14 |
曾腓力;贲爱玲;郑敬荣;韩正敏;;美国松材线虫体表携带优势细菌的鉴定及致病性[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
15 |
刘琼;;打瓜炭疽病和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年12期 |
16 |
杨姗姗;马丽;孙柏欣;张晓晓;杨玉文;赵廷昌;;细菌趋化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06期 |
17 |
龙博;;用细菌农药需“五看”[J];农村实用技术;2009年04期 |
18 |
薛玉华;;细菌农药的施用效果与气象条件[J];山东农药信息;2006年05期 |
19 |
黄福先;施用细菌农药须注意[J];农村新技术;2005年10期 |
20 |
;细菌灭虫[J];内蒙古农业科技;197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