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基于1951-2018年各省(自治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等数据,构建了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特征指标,并分析近70a各省(自治区)空间尺度的农业干旱灾害的分布、发生次数、变化趋势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阶段性变化特点。研究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等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的多年平均值均位于前列;(2)中度及以上干旱等级发生次数最多的前10位均为北方省份(自治区),总次数均≥25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陕西省位居农业干旱发生次数最多前三位;(3)16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和干旱影响强度存在减小趋势,但大部分地区即23个省(自治区)的干旱成灾面积和27个省(自治区)的干旱成灾强度存在增加趋势;(4)受气候变化影响,各省(自治区)在气候较冷的I阶段(1951-1984年)农业干旱较轻,在气候增暖明显的II阶段(1985-1997年)农业干旱大幅加重,在气候增暖趋缓的III阶段(1998-2018年)农业干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干旱影响强度普遍减小,但其成灾强度在加重。总之,农业干旱具有明显的南轻北重特征,且北方农业干旱更加频繁,因此北方地区仍需加强防御,减轻重大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
|
|
|
1 |
李克让,尹思明,沙万英;中国现代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1996年03期 |
2 |
赵晶,徐建华;1950~1997年我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分形特征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1期 |
3 |
王守荣,达庆利,黄凤喜;中国农业受灾与成灾面积预测研究[J];气象学报;2003年01期 |
4 |
温书,陈平,达庆利;我国洪涝灾害受灾及成灾面积的预测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2000年04期 |
5 |
;川东南部分地区伏旱严重[J];四川气象;1990年03期 |
6 |
赵玉娟;张谋草;张洪芬;韩晶;路亚奇;;陇东黄土高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20年04期 |
7 |
刘天适;;陕西气象灾害的季节特征[J];灾害学;1987年01期 |
8 |
文达;浅析吉林省干旱灾害[J];吉林水利;1994年03期 |
9 |
陈国阶;长江流域自然灾害若干问题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年01期 |
10 |
王为民;水灾成灾面积分析论证方法的研讨[J];吉林水利;1995年10期 |
11 |
王子臣;吉林省水旱规律分析及防治对策[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2年01期 |
12 |
李清森,金玉梅,苗志成,付桂琴;河北张家口地区雹灾区划研究[J];灾害学;2000年01期 |
13 |
赵桂真
,郭路祥
,李卫平;临沂市干旱与对策[J];治淮;1998年05期 |
14 |
黄会平;;1949-2007年我国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
15 |
杨登琴;淮河流域防旱减灾需引外水补源[J];治淮;1998年11期 |
16 |
齐述华;李召良;王长耀;;1982—2001年间我国受旱和受旱成灾耕地的遥感提取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7 |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小波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
18 |
高珊;陈杰;许朗;;黄淮海地区干旱分区研究[J];节水灌溉;2020年10期 |
19 |
罗阳;田孟勤;吴昊若;王超;张杰;;贵州农业干旱时空分布与气候背景分析[J];吉林农业;201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