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润腔与润色——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情趣

赵红柔  
【摘要】: <正> 民族歌曲,作为伴随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重要文化事项,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产物、也是人与大自然交流的产物,基于人类发展的时间、空间的久远和广阔,民族音乐亦是浩繁无比。 华夏大地上诸民族在五千年的交融、发展中,呈现给当代人的民族歌曲,色彩滨纷、万紫千红,你不会把西藏高原的山歌听成蒙古草原牧歌,不会把江南小调混同于云南情歌,但是它们却统一在“中华民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卫红;汉语语音特色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2 詹桥玲;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兰晓薇;论民族声乐中的"润腔"技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任风秋;略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丁爱华;谈民族声乐教学[J];音乐天地;2004年05期
6 陈红卫;从“字正腔圆”看我国民放声乐教育[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7 周大风;漫谈字正腔圆[J];中国音乐;1983年01期
8 陈丽容;浅谈筝曲中的润腔演奏[J];戏文;2003年04期
9 刘建;;浅谈民歌演唱中的润腔[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4期
10 景新力;我国民族声乐新唱法述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1 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5期
12 王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美”[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2期
13 乔新建;民族新唱法浅论[J];南都学坛;1990年01期
14 孙怡;河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4期
15 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6 沈德鹏;;浅谈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7 范义付;;论民族声乐的音色特点[J];双语学习;2007年08期
18 余敏;;浅谈民族女高音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J];大舞台;2010年02期
19 季亚霞;;浅谈歌剧《江姐》选段的人物角色塑造——以声音为例[J];黄河之声;2011年01期
20 张淑霞;“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意义及分类[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芳;;“花儿”本是心上的话[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金省泰;;浅谈传统历史文化在学校文史教学中的作用[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4 何火任;;毛泽东诗词思想艺术特征简论[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梅;程砚秋京剧润腔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佳丽;京剧与民族声乐的相互融合[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立峰;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燕;继承、发展、创新[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帅;立足传统 唱响主流[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鑫;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桂梅;试论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方法上的关系[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10 王娅卓;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金惠子;民族声乐文化的优秀传承者——黑力[N];音乐生活报;2011年
3 石惟正;我的民族声乐观[N];音乐周报;2000年
4 梁占峰;唱法与审美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4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杨学进 扬歌海上[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聪 金惠子;著名声乐教授王士魁用心传接民族声乐的圣火[N];音乐生活报;2010年
7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8 潘云召、谭新木;美情报机构拟大扩军[N];人民日报;2004年
9 记者 魏东;上江城升华川美情结[N];重庆日报;2003年
10 谭新木、潘云召;美情报机构将彻底改组[N];人民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